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诗品》评陶诗"其源出于应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题材与时局相关;诗风质朴,语言浅显;部分诗作喜好用典。陶诗风格多样,质直与风华清靡并存,以简洁明净的文体、含蓄委婉的语言,抒发真率古朴的胸臆。陶诗与六朝主流诗风相距较远,不被重视也是形势使然。《诗品》置陶渊明于中品,并无刻意贬低之意。  相似文献   
2.
左思,既非蜀人,又未曾涉足蜀地,其《蜀都赋》却成就了"洛阳纸贵"的千古文章盛事。从史料中还原左思潜心十年的写作情形,结合历来评论,考辩他重本实的创作观。进而以文本为依据探讨左思既从史书方志、前人诗赋作品,以及寻访人物等广泛的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3.
赵红 《科技信息》2012,(2):203-204
左思是中国咏史诗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人物,是自班固创立咏史诗这一诗歌的形式以后,把中国咏史诗带入到一个全新境界的人物。本文主要对左思咏史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分析,研究左思咏史诗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选》设有“咏史”专题,这些咏史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就史论史、就事言事,为咏史而咏史.诗歌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历史,可以看作是对生活的显性再现。第二类诗歌名为咏史,实为咏怀.作者把自己的感受借历史上的人、事来表现。这类诗歌也是对历史的反映,但它却是间接反映的、可以看作是对生活的隐性表现。第一类诗歌多的是认识价值,但也成为后世咏史诗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类诗歌中有诗人鲜明的主体色彩,将自我感情与古人、古事联系起来,这样的诗歌艺术性更强、审美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主题思想、写作时地、语言艺术特色、载录和流传、地位和影响等多方面对左思的抒情小赋《白发赋》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探析.文中把《白发赋》与左思的《三都赋》、《咏史诗》等作了比较性的探讨,对宋人章樵谓此赋“讥后世俗薄”的看法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把《白发赋》与同时代人张敏的《头责子羽文》和宋人刘克庄的《白发后赋》作了对比性的研究,指出了它在艺术上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6.
左思《三都赋》的成功经验,首先在于作者抓住了政治上的热点,因为中国士人向有关心国事的传统;其次是他采用了卓越的文学手法表达,使人既能享受到文学描写方面的妙处,又在日常生活中有其实际用途;最后由于左思努力吸收社会科学方面的新成果,这不但提高了《三都赋》的水准,更吸引了广大的读者,自然兴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身处齐梁时期的钟嵘,褒举左思在西晋五言诗坛上的"风力"一格,同时又不失理性地指出其文"野"的缺陷,这种并举"风力"和"丹采"的批评观使左诗得到了客观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作为太康诗坛最具特色的诗人,左思历来有较高的评价。本文拟从社会环境、作品和民潮等角度出发,具体探讨左思人生历程中的三次重要选择即从济世到愤世再到避世。由于文品的优秀,后人往往将左思的人品完美化,从而忽略其不太光彩的一面。对左思人生选择的探讨为考察左思的人品提供了较为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左思的<咏史诗>以其"古今难比"的艺术价值与"垂范千秋"的独特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影响极其深远.但关于左思<咏史>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仍存在争议.通过对左思各人生阶段活动、作品内容的考辩以及中古时人的遣辞方式、<咏史>反映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综合探析认定,左思的<咏史>诗八首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分别作于不同的人生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