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采自四川广元和朝天一带早志留世王家湾组的材料中发现具典型包珊瑚型隔壁,发育三级隔壁的单体珊瑚新类群.该类群边缘厚结带窄,一级隔壁长,几乎可达个体中心;二、三级隔壁短,隔壁由层状组织组成,横板完整,近平列状或密集成束状,无鳞板.基本特点与似包珊瑚属(Amplexoides Wang,1947)最为接近,因而暂将该类群归入包珊瑚属,共有两个种:Amplexoides trioseptatus sp. nov., Amplexoides modaoyaensis sp. nov..根据新资料补充了似包珊瑚属的部分属征,讨论了Amplexoides Wang的主要类群、构造特点及其演化,并系统描述了两个新种.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川北砂岩型铀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能谱测量,用U,Th,K元素的丰度和比值,获得铀富集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通过伽马能谱法(测U,Th,K)和X射线荧光法(测As,Ba),区分含铀浅色砂岩和不含铀浅色砂岩,区分红色砂岩(红色泥岩)与浅色砂岩,缩小川北砂岩找铀矿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任杰 《大自然探索》1998,17(2):68-72
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北部防护林区岩土系统研究,从物质,能量,信息流角度论证了岩土演化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4.
川北地区千佛崖组物源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试分析等资料基础上,对川北地区千佛崖组进行了物源和岩相古地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在该时期存在东、西部两个物源区,西部物源主要来自龙门山造山带北段,东部物源主要来自米仓山及大巴山造山带北段;两个物源区控制了两大近南北向展布的三角洲体系。西部三角洲的砂体成熟度相对较高,以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特征,岩屑以变质岩岩屑和沉积岩岩屑为主,其重矿物为锆石、锐钛矿、白钛石组合;东部三角洲的砂体成熟度相对较低,以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为特征,岩屑以变质岩岩屑和沉积岩岩屑为主,见少量的火山岩岩屑,其重矿物为绿帘石、石榴石、白钛石组合。  相似文献   
5.
董军  刘树根  卿萍  陈小梅  王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0):12879-12889
川北阆中地区CS1井钻揭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中发育良好的烃源岩及多套储盖组合,储层含气性较好,揭示良好的勘探前景。为取得进一步勘探突破,本次研究以盆地模拟技术为手段,基于实钻井数据、实验分析资料、地震解释成果等开展研究,深化油气成藏过程认识,指明下步勘探方向。结果表明:(1)研究区筇竹寺组烃源岩发育,热演化程度高,储层以震旦系灯影组四段与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为主,纵向上储盖组合发育。输导体系主要以断裂和裂缝为主。(2)筇竹寺组烃源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为生液态烃高峰,晚侏罗世为生气态烃高峰。其中,灯四段油气充注位于中—晚三叠世和中侏罗世;寒武系油气充注为中—晚侏罗世。(3)对关键生排烃期的古构造和油气运聚分析认为,灯四段成藏期古构造呈现整体北倾、东高西低,逐渐转变为东低西高到两凹一隆。油气运聚趋势表现为由西向东、南北分区到向南调整;龙王庙组成藏期古构造从东倾逐渐转变为东北倾,油气运聚趋势表现为由东向西、南北分区,最后到西南调整。有利区预测表明灯四段勘探前景更优。  相似文献   
6.
川北医学院校园植物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期对川北医学院高坪校园草本药用植物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顺庆与高坪两校园分布的灌木和乔木植物,记录种类、分布情况,并进行分类、鉴定与分析,为撰写川北医学院校园植物名录和优化本科专业《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成立调查小组,实地调查校园植物,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总结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调查记录到校园植物共计233种,隶属于89科187属,其中蕨类13种,裸子植物11种,被子植物209种。因此,校园植物分布以被子植物和草本为主,优势科分布明显。既有大量药用植物,还野生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种。结合调查结果,对校园绿化建设、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及校园植物服务于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2种细辛属植物-川北细辛和祁阳细辛的染色体资料。川北细辛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2,核型公式为K(2n)=2x=4M+14m+4sm。祁阳细辛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4,核型公式为K(2n)=2x=2M+20m+2sm。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金钗石斛是否适合川北地区种植,本研究将合江金钗石斛引种到秦巴山区栽培.对引种两年后大棚和林下两种仿野生栽培模式下的金钗石斛进行测量和评估.林下贴石栽培组可达98.73%的存活率和平均每株1.41个新芽;林下栽培组的茎长和叶长约9.5cm和7.2cm;而大棚栽培组分别只有6.6cm和5.1cm;林下栽培组一年生和两年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37.3SPAD和26.3SPAD,与大棚栽培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林下栽培组的遮光率和大棚栽培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遮光率的SD值在林下栽培组和大棚栽培组分别为26.63和13.31.试验表明,金钗石斛在川北的最佳引种时间为每年春季,林下条件较为适宜,以林下贴石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何也 《科技信息》2011,(20):I0156-I0156
新课标的实施是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里程碑。但是在我国广大国土面积所带来的地区差异面前,要想整齐划一地实施新课标的教学模式是不现实的。那么在川北这样经济和对外交流还不够发达的地区,对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执行情况就有必要进行单独分析,以便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剖面观测、钻井岩心的描述,以及室内薄片的观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川西-川北地区中侏罗统千佛岩组物源、沉积相类型,以及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的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砂岩碎屑组分分析及物源区构造背景分析,认为千佛岩组沉积期主物源是盆地北部的米仓山-大巴山地区,次为盆地西部的龙门山地区;根据钻井岩心以及野外剖面的观测,认为千佛崖组主要发育冲积扇、冲击平原、曲流何三角洲及湖泊四大沉积相;在物源分析以及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层厚度特征,得到了川西-川北地区千佛岩组沉积相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