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嵇康对人生持“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论模式,与这种模式相适应的是他的天道自然观,自然人性论和“至人”理想人格范式等思想,这些思想展示了他追求率性朴真、超尘绝俗、逍遥逸世的洒脱风度。  相似文献   
2.
老庄的“道”论是中国古代音乐形神理论的源头,老庄对音乐形神的论述直接启动了后世对音乐形神问题的思考,并成为中国古代音乐形神理论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3.
潘伟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8):125-129
《声无哀乐论》体现了嵇康独特的音乐欣赏思想。其主要观点有:音乐欣赏的本质在于人获得“和声”的音乐美感;音乐欣赏的过程是欣赏主、客体互动统一的两个心理层次;音乐欣赏的功能在于以“无声之乐”标识自由人格及移风易俗。  相似文献   
4.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在司马氏利用名教控制天下的情况下,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来反对虚伪名教的束缚,提倡个性解放,主张万物要遵循自然规律与法则,顺应其自然本性发展。实际上嵇康并不是反对一切道德和名教,而是通过“任自然”来回归到原初时代。顺应自然和人之性情的名教,是要超越现在而回归过去无欲、无贪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从逻辑角度对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典型命题论证进一步认真分析与研究,旨在说明嵇康以哀乐"名""实"之辩来阐述"声无哀乐"的思想认识的合理性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嵇康文献的总结,了解他的思想特点:社会观、自然观。试图从元气自然论、天道自然论、天人合一这三方面对其音乐自然观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嵇康是魏晋著名音乐家,其乐论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魏晋时期的政乱、文化割刈和玄学对嵇康有重要影响,理解他的音乐思想,必须和这些历史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王采 《科技咨询导报》2007,(27):135-136
人们一直将老子视为道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人物,这其实是个误会。庄子首先提出了道家音乐思想,但庄子音乐思想带有神秘虚无色彩,有取消一切人为音乐的思想倾向。真正丰富和发展了道家音乐思想的是魏晋时期的嵇康,他开创了道家音乐思想的全新局面,并促使道家取代儒家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思想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单纯的得罪钟会、轻时傲世或非薄周孔、纵情背礼,均不至于成为嵇康被司马氏处死的真正原因。嵇康在舆论上反对司马氏;在丹丘俭造反时有武力对抗司马氏的意图才是他招致祸患的主要原因。修武县云台山景区的百家岩有嵇康锻剑遗迹,是嵇康实际参与反抗司马氏之政治活动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0.
"和"是嵇康《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的核心。嵇康在批判儒家音乐教化思想、继承道家音乐自由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在自然之和的基础上,人们运用"和比"的方式创作出了和谐的乐音组合,又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和比"之音由此而生;人们在倾听和美之乐时,与之形成共鸣,内心情感便外在表现出来,同时,音乐亦在礼和乐的配合的潜移默化中达到了一定的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