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初识王实甫笔下的崔莺莺,不由觉得她异常的矫情,做作而扭捏,全不像时下的女子,敢爱敢恨,可是细究一下,却又全在情理之中。莺莺,自不是有几分豪侠的李娃,也不似有几分乡野气的霍小玉.她是一位相国小组,大家闺秀,她所受的教育以及家庭、身份、地位的影响.决定了她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的矛盾心理,套用剧中一句唱词,莺莺也“好口不应心啊”。  相似文献   
2.
克林 《少儿科技》2008,(12):37-37
小玲玲:著名戏剧《西厢记》中描写的书生张君瑞与相国之女崔莺莺的爱情故事的发生地是什么地方?老博士:在山西永济的普救寺呀!那里有座13层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自从发生了崔、张喜结良  相似文献   
3.
崔莺莺和杜丽娘的成长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争取婚姻自主等方面,以及戏的结局和陪侍丫鬟对她们的作用的异同的探析,挖掘二人的反封建性,且发现杜丽娘的叛逆性比崔莺莺略高一筹.  相似文献   
4.
《西厢记》中女主角崔莺莺为追求理想爱情而与封建礼法在心理和在行动上产生的“情”与“礼”的抗争是以一种胶着状态进行的,互有增长,互有低落,最后,崔莺莺与张珙的理想爱情得以实现,虽是张珙与崔莺莺的共同努力,但还是建立在张珙考取状元的前提之上的。  相似文献   
5.
元稹的《莺莺传》中塑造的崔莺莺形象美丽、温柔而又痴情,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女性人物世界。然而,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就会发现男权文化语境中的看似天经地义的性别特征和内在美德以及她被遗弃的悲剧根源,都是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控制,其自我意识已被男权社会主流意识所抹煞和压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