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精卫填海”神话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卫填海”神话源远流长,对其内涵的解读众说纷纭。从”精卫填海”反映的历史史实去考察,女娃“游”东海是炎帝女远嫁东海之国——少昊部落集团的形象描写,女娃“溺而不返”是由于难以跨海归乡导致的生命悲剧的写照,女娃于发鸠山化“精卫”,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是炎帝女思恋故国寄托部族图腾崇拜的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2.
巨石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的一种宗教信仰文化,其产生代表着当时社会发展水平已经到达相当高的阶段,即将踏入文明社会的门槛.在对泰山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整理历史文献后,笔者认为泰山地区也有巨石文化的存在,其建造时间应该是大汶口文化的早期,距今至少已有五千五百年.结合考古发现和古史传说,其建造者应该是东夷集团的少昊部落.  相似文献   
3.
太昊、少昊与上古的东夷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为太昊、少昊本当作太敖、少敖 ,即大首领、小首领之意 ;太昊即帝尧 ,亦即昌意、阏伯、帝潞 ;少吴即帝挚、亦即玄嚣、实沈、帝台。太昊、少昊所创立的陶唐时代 ,即是东夷部族形成的时代 ,也是华夏民族的源头 ,它是华夏民族由原始时代的分散部族向奴隶制时代的大型部族联合体的过渡时代 ,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定季节的方法是观测正午日影和黄昏中星。陶寺观象台展示了观测日出方位定季节的古老传统的遗迹。从认知科学史的角度看,观测日出入方位确定季节一定早于观测正午日影和昏旦中星,只是这一段历史已经延伸到文献记载和中华文明的记忆范围之外。大汶口文化出土有由太阳、云气和山峰组成的象形文字,考古学上认为大汶口文化为太昊和少昊族文化。太昊和少昊属于古史的传说时代,在天文学发展史上,可能正是观测日出入方位定季节的时代。越是在早期天文学与文明的其他方面结合越紧密,大汶口文化出土的符号文字当是既代表日出形象又指"昊"字。从古文献中还能找到这一时期宇宙观的若干遗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