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志炎  徐青 《科学》2005,57(4):34-36
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为患者服务的宗旨。随着医院医德医风的建设.医护人员对濒临死亡病人的护理日益受到重视。让每个病人都能尊严无憾地走完自己的最后历程,是当今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皓 《科技潮》2010,(7):46-47
汪师傅是一个来自安徽的农民。每天早上7点左右,他就蹬着板车来到我家居民楼对面的人行道旁,静静地等着收废品。汪师傅有一儿一女,都在家乡念书,一个读职高,一个念初中。他来北京干收废品的零活儿,为的就是挣钱供两个孩子上学。每到农忙时,汪师傅要回家乡去,帮忙收割等。在我国,农民是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大群体,他们维持生计所需的现钱,都得靠自己找活儿挣。  相似文献   
3.
叶炳昌 《创新科技》2006,(12):38-38
镜头之一:儿童遭受的精神暴力。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0%北京中小学生在学校遭受过老师的侮辱或歧视性语言,这种对儿童的精神暴力同样在家庭中存在。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法律事务部主任佟丽华律师说,目前还缺少有效的监测和信息来源,如果儿童受到伤害,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投诉,除非儿童所受的体罚或伤害使施暴者构成刑事犯罪。镜头之二:做错数学题,小学生被打耳光。山东汶上县刘楼镇小坝口中心小学三年级四班9岁小学生小艳(化名)就因此在3天时间里挨了70个耳光,被打得双眼视神经损伤。小艳告诉记者,老师在班上说谁做错一道数学题就要打10个耳…  相似文献   
4.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09,(15):3-3
贵刊上期刊载的《美国式正当防卫》一文写得非常深刻和精彩,美国的自我防卫,代表着美国的精神,只有一个高度尊重个体的国度才能孕育出这样的精神。在我们的生命和尊严面临威胁和挑衅时,为什么被逼到墙角,面临生命威胁时才能享有自卫权?对此美国人的回答是:尊严同生命一样重要!捍卫荣誉和尊严同样享有自卫权,因为没有尊严的生命是卑傲的.只有拥有尊严的生命才能创造出一个伟大的国度和伟大的文明!  相似文献   
5.
老年是人生的必然阶段,社会千万别把老年人当负担,老年人自己也要珍惜老年生活,让人生的最后时段,发光发热,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这就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为的关键是:为什么?怎么为?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6.
会聚技术,即以纳米技术、生物医学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技术等四大主要前沿技术融合所构成的全新技术领域(简称NBIC),把人类科技发展对象从人类周围的世界转向人类自身,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史无前例的巨变.美国各界对此展开了争论.大体上,争论可以分成技术进步主义与技术保守主义两大派.前者强调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和人类自由的重要性,坚持科学技术是解放人类的力量,主张发展会聚技术以超越人类的生物限制;后者则以F.福山、B.乔伊、L.卡斯等人的观点为代表,依据"自然"的神圣性,主张对应当严格限制超越物种限制的技术使用.本文撷取争论中的主要观点,从尊崇自然还是自由的价值取向、技术发展必然性两方面分析了双方的分歧,认为,我们应以人类福祉为目标,谨慎推进会聚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方向辉 《科技信息》2013,(22):77-77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尊严的涵义,探讨了影响馆员职业尊严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角度提出维护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尊严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时刻变化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在职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劳动,政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提高人们的觉悟,启迪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王小妮的散文,在朴素平实的外表下,却蕴含着一种在当今散文中少见的终极关怀精神:对理想、道义的坚守,对人的尊严、个性的确认,对普通人苦难与不幸的宏大悲悯,以及对现代世俗生活的深刻置疑。她散文的题材域是宽阔的,但其内在精神却都可以归结到对人的关怀上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究竟什么是人,什么是人应有的家园?”与对人的理解相应的是她对诗的理解:“活着之核就是诗的本质”;“诗人就是最平常的人。”由此导致其散文无论内涵还是形式都具有一种沛然诗性。  相似文献   
10.
尊严的底色     
<正>伊扎克·帕尔曼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他生于以色列,后移居美国。他4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终身残疾。少年时期,帕尔曼在纽约的朱丽叶学校学习,每个星期日,他都坐着轮椅去不远的滨河公园拉琴,换取生活费。又一个星期日下午,帕尔曼照常来到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