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纳米二氧化锆的制备及其对对硝基氯苯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前驱物苯甲酸氧锆,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分析(DTA)和热重分析(TG)确定了前驱物的组成为ZrO(C6H5COO)2.2H2O.苯甲酸氧锆在氮气气氛下于700℃分解1.5 h得到高纯度纳米二氧化锆,属六方晶系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0 nm.以该ZrO2为光催化剂,对对硝基氯苯进行光催化氧化,考察了ZrO2的加入量、对硝基氯苯的起始浓度、溶液pH值等对对硝基氯苯降解率的影响.在ZrO2加入量为0.75 g.L-1、对硝基氯苯起始质量浓度为30 mg.L-1、溶液pH值为7、光照时间为90 m in的条件下,对硝基氯苯的降解率为98%.  相似文献   
2.
对硝基苯甲醚的简易合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氢氧化钾存在下,反应温度(65±2)℃,反应3h,由对硝基氯苯和甲醇合成了对硝基苯甲醚.这是对硝基氯苯与甲醇直接合成对硝基苯甲醚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室制备的纳米CuO为催化剂,对水中痕量的对硝基氯苯(pCNB)进行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能研究。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臭氧进气浓度以及叔丁醇等因素对有机物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纳米CuO对臭氧氧化去除水中的pCNB具有明显的催化效果,12min内,催化臭氧氧化对pCNB的去除率比单独臭氧氧化提高了28%。随着催化剂用量、pH值(3~11)和臭氧进气浓度的增加,pCNB去除率均增大。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的加入使pCNB去除率明显降低,证明在纳米CuO催化臭氧化过程中pCNB的降解主要是由于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Pd-Fe/吸附树脂催化剂催化对硝基氯苯加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孔聚苯乙烯系吸附树脂D3520负载的钯铁催化剂的结构及氢化对硝基氯苯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表面物理状态,金属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分布均匀,金属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动力学分析表明反应速率对底物浓底有一极大值,可能为LH机理.反应为双分子吸附的表面反应.  相似文献   
5.
对羟基苯甲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合成对羟基苯甲醚的一种新方法,即由对硝基氯苯经取代反应生成对硝基苯甲醚;再在还原剂Na2S的作用下还原生成对氨基苯甲醚;最后经重氮化反应,分解成产品对基苯甲醚。着重探讨了对氨基苯甲醚合成对羟基苯甲醚的反应条件及影响其收率的因素。整个合成路线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高温,高压,高酸,且每步收率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
较系统地研究了液相加氢法合成对氯苯胺,着重研究了加氢反应的催化剂、溶剂、脱卤抑制剂及反应的温度、压力等主要工艺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对硝基氯苯液相催化加氢还原制备对氯苯胺的反应中选用1%Pd/C为催化剂,工业酒精为溶剂,吗啉为脱卤抑制剂,加氢反应温度80~90℃,压力1 MPa .在此条件下反应2.60 h,对硝基氯苯的转化率为100%,对氯苯胺的实际收率可达95%.催化剂连续使用5次,其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针对采用传统厌氧生物技术处理含硝基芳香族化合物(NACs)废水时存在降解速率低、系统稳定性差和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以α-Fe_2O_3为电子传递介体与厌氧生物系统进行耦合,探究其降解以对硝基氯苯(4-CNB)为代表的NACs的效果,并阐述耦合作用机制。初始质量浓度为45 mg/L 的4-CNB在耦合系统内反应56 h后,其残留质量浓度为(3.24±0.13) mg/L,而在厌氧生物对照系统和α-Fe_2O_3对照系统中分别为(15.47±0.43)mg/L和(44.48±0.01)mg/L,表明α-Fe_2O_3的投加对厌氧生物降解4-CNB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4-CNB在耦合系统内的降解效率与α-Fe_2O_3的投加量在1~3 g/L范围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当α-Fe_2O_3的投加量为5 g/L时,其对厌氧微生物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相比于厌氧对照系统,4-CNB在耦合系统内的降解更符合一级动力学,进一步验证了α-Fe_2O_3与厌氧微生物之间在降解4-CNB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此外,α-Fe_2O_3的投加可显著降低厌氧生物系统内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增强pH自缓冲能力,这些均有利于4-CNB的还原降解。电子传递体系 (ETS) 活性在耦合系统和厌氧生物对照系统中分别为48.77 μg/(g·min)和32.19 μg/(g·min),进一步表明了α-Fe_2O_3可作为厌氧还原4-CNB过程的电子传递介质。综上所述,采用α-Fe_2O_3作为电子传递介质可以强化厌氧微生物的还原活性,可为实现含NACs废水的大规模处理提供新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8.
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对氨基苯基-β-羟乙基砜硫酸酯(对位酯)是合成乙烯砜型活性染料的重要中间体,研究并探索其合成工艺非常重要。综述了以乙酰苯胺、对硝基氯苯等为起始原料合成对氨基苯基-β-羟乙基砜硫酸酯的工艺路线,指出了各种工艺路线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对每条工艺路线作出了客观评价。在对合成对位酯中间体酯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对氨基苯基-β-羟乙基砜硫酸酯的发展前景:重视新路线的开发,采用清洁工艺和新技术,大力发展优势产品,加快染料中间体的发展速度,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熔融结晶分离提纯对间硝基氯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对位硝基氯苯和间位硝基氯苯在不同组成下的结晶情况,考察并分析了各种操作条件如降温速率、结晶终温和发汗终温等对熔融结晶过程中不同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位组成为89.31%的最佳操作分离条件是降温速率0.05—0.055℃/min,结晶时间460~500min,结晶终温58—62℃,发汗终温82—83℃;间位组成为76.03%的最佳分离条件是加入晶核温度32.5~33℃,降温速率0.015~0.016℃/min,结晶终温26.5~28℃,发汗终温34~36℃.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与实验结果拟舍良好的数学方程,获得了有益的操作参数并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