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沈约咏物诗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约的咏物诗在中国古代咏物诗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咏物诗内容取材广泛,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圆美流转,创作中传神写物与比兴寄托兼用,并开宫体诗中艳情咏物诗的先河。  相似文献   
2.
认为宫体诗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诗歌形式之一,有其充分的理由,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他们的创作者在其中深入地表达了人类对自己生命的强烈关注这一共同的主题,这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多哀思",表达了人们感于生命短暂、痛苦而产生的沉重的忧生之嗟感于生命易逝之悲;以及感于生命价值无法实现而产生的浓烈的生命之哀,与无论是否功成名就都最终走向毁灭的幻灭之悲.  相似文献   
3.
是侧艳,还是清绝——浅评《花间集序》的词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炯《花间集序》的词学观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争议:一是花间词作的产生是宫体与倡风的结合;二是《花间集序》否定了宫体诗。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都有失偏颇。只有结合词人对情理的表现及词体发展的审美特征才能正确地看待花序,才能清楚地把握词体流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4.
宫体诗通过对时间意象、空间意象、隐喻意象的截取,以体物寓情的手法表现深闺女性的心理.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外在之物的惟妙惟肖,而且是其中所寓托的象外之意.宫体诗第一次扩展了诗歌表现的意象空间,天上的风云月露,地上的草木鸟虫,家中的器物院庭等,都成为其艺术再造的基本素材,这是宫体诗对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学界多以阮籍《咏怀》之十二为中国古代第一首抒写同性恋的诗歌,但阮籍此诗另有寄托,其用心根本不在龙阳之好。晋人张翰《周小史》才是诗史上歌咏该题材的首创。这首诗与盛行于梁陈之时的宫体诗有很深的渊源,其娈童题材及女性化描写对宫体诗中同类作品具有范式意义,折射出中国古代男性文人独特的性文化心理和男权话语的本质;而它对人的物化玩赏心态及铺陈描写方式也成为宫体诗的先导。  相似文献   
6.
重视对佛教与宫体诗关系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并取得了不少实绩。文章拟对佛教与宫体诗关系研究的相关论文作一个全面的搜集整理,并对其分为三类:一是对佛教与宫体诗关系问题的宏观把握,二是对佛教与宫体诗关系问题的深入探讨,三是对佛教与宫体诗关系问题的反思与修正。把佛教与宫体诗关系的研究成果作一个整体的总结,对以后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认为宫体诗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诗歌形式之一,有其充分的理由,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他们的创作者在其中深入地表达了人类对自己生命的强烈关注这一共同的主题,这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多哀思”,表达了人们感于生命短暂、痛苦而产生的沉重的忧生之嗟:感于生命易逝之悲;以及感于生命价值无法实现而产生的浓烈的生命之哀,与无论是否功成名就都最终走向毁灭的幻灭之悲。  相似文献   
8.
宫体诗创作动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体诗作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个特异景观,其出现与风靡自有其内在的动因,本文从文学观、审美趣味、创作心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宫体诗作为一种诗歌样式,兴起于梁陈时期,对宫体诗的界定历来纷争不断。作为隋一代的诗歌领袖,隋炀帝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改变了宫体诗的发展方向,对推动诗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说它"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是宫体诗的顶峰;程千帆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与被误解>一文中对闻一多将其作为宫体诗这一问题进行了辨证,认为它根本就不是宫体诗.尽管二人对这首诗是否为宫体有不同的意见,他们的理由其实是一致的,即此诗本身所具有的真情,而真情正是宫体诗转变的一个关键,闻、程二位先生在这一点上对宫体诗的认识可谓殊途而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