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敬字信仰是中国历史上广泛存在于民间的一种信仰形式。迄今祖国大陆从文献资料出发研究敬字信仰的成果尚属空白。宝岛台湾虽然相关研究成果迭见,但研究的区域范围局限于台湾地区。笔者自去年以来通过在福建客家地区广泛的田野调查,从各种文献中搜寻到相当数量的第一手资料,有力印证了台湾学者提出的台湾敬字信仰来源于祖国大陆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海峡两岸敬字信仰渊源关系问题研究的资料空白,为证明海峡两岸敬字信仰的渊源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闽粤赣边区域合作中客家文化是最具优势的重要条件。文化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客家文化经济也是三地合作发展的重要形式,具有人力资本型、低耗高效的绿色型、扩展型的经济特性。客家文化经济具有丰富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开发与创新客家文化经济,有利于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中闽粤赣边的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岭南文化作了界定,并认为岭南文化的主枝是粤系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分枝是客家文化、潮山文化、桂柳文化;新枝是港澳文化、特区文化。  相似文献   
4.
客家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社会、文化是建筑的一个主要形成因素,在一些复杂的建筑现象之后,多有一些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文中运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客家社会、文化与建筑之间的种种关系,试图找出客家建筑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并着重从客家人的礼制、家族和风水观念三方面,详尽地讨论客家传统聚落、住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提出这三大观念是客家建筑文化的主要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植根于群众生活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传统一抹明丽的色彩,是艺术美散落在民间的点点碎片,就像山林原野、村道屋前生长的小花,有了它,大地更加春意盎然,生活充满勃勃生气。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在商品大潮的强力冲击下,客家山歌一度式微,和其它凋零的民间曲艺和地方戏曲一起被称为“夕阳艺术”。于是,便有“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也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和社会的支持。但是,任何艺术品种必须自救,奄奄一息的艺术病号不能总靠行政的强心针和间歇性的经济输液来维持生命,因为其结果充其量是增加新的“遗迹美”(如长城、金字塔之类),甚至只能是文化“木乃伊”,剩下考古研究的陈旧价值了。  相似文献   
6.
赣南客家葬俗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赣南客家山村的田野作业发现 ,赣南客家葬俗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 ,由病危、送终、治丧、新祀等四个阶段构成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仪式和要求 ,参与人不得违反 ,否则 ,被认为不祥。  相似文献   
7.
清代以降政府限制台湾汉人进垦番界,在中部近山地区也不意外.在现今台中市石冈区东侧留有乾隆26年(1761)的“土牛界碑”,直到嘉庆20年(1815)官府解除禁令,大规模的汉人从此深入东势角及新社地区垦拓.这个界外的移垦有着合股、宗族合约式的开发形式,间接说明台湾客家地区的一种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8.
任何遗产都附着于特定人群,但却并非天然地具有族群属性,但当族群被当作遗产申报策略时,地域的文化将被表述为族群的特色,客家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就遇到类似的问题.本研究以客家文化遗产保护为例,探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福建土楼如何被客家文化所代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客家地区文化遗产又如何镶嵌进客家的历史叙事中,进而思考遗产与族群的关系,并借此深入了解遗产表达背后的政治生态与权力角逐如何影响族群边界的重塑与族群认同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在全世界文化保护的声音中,如何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是学者们共同探讨的话题。由于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对一种文化进行保护,须深入文化内部,探寻本身的传承特点与传承样态,而后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本文以麻布村的"问神"仪式为例,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察看这个微观个案,认为客家巫觋文化中的巫乐文化具有固定与活变的两种传承样态。  相似文献   
10.
正赣南采茶戏俗称"灯子戏"、"菜篮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具有贴近生活、幽默活泼的特点,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源于江西赣州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赣南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