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污染环境犯罪的主观方面理论界看法不一,而对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判断又对定罪量刑意义重大。本文从应然角度出发,对我国及国外污染环境犯罪主观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评述并进行尝试性设计。  相似文献   
2.
交通事故责任是由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及其在因果关系中的作用决定的,所以在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应注意这几个问题:交通事故责任不能直接等同于当事人的主观方面的过错;交通事故责任不一定周全了事故的所有原因力;交通事故推定责任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盗伐、滥伐林木材积数量是对案件定性、对行为人处罚的重要依据。目前材积测算的方法较多,相关法律法规对测算方法没有统一规定,导致同一案件出现多个测算结果。笔者采用案例研究、调查访问、模拟现场调查等方法,根据涉案林木的状态,分别对几种常用的测算方法的精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应根据不同案情确定材积测算方法;同一案情有多种测算方法时,应优先选用精度较高的方法,使测算结果具有唯一性,并经司法机关认可取得合法性。这样对盗伐、滥伐林木案件进行定案时可减少争议的出现,缩短办案时间,提高办理毁林案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论主观恶性的历史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恶性理论在刑法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历史的源头探究其发展、变化的脉络,显得十分必要.通说认为,古代刑法采取的是结果责任,即不论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否有过错,只要发生了实害结果,均需承担刑事责任.中外刑法发展历史表明,有危害结果不论罪和没有危害结果亦论罪的情况大量存在,这说明古代刑法结果责任论是错误的.分析发现,刑法从其产生之日,定罪量刑就是围绕一定量的主观恶性上下波动的.不同时期刑法实践的差异仅仅在于是重视"纯粹"的主观恶性,还是重视以行为体现出来的主观恶性.  相似文献   
5.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二百零一条进行了重大修改,将原来的“偷税罪”改为“逃避缴纳税款罪”,简称“逃税罪”。这次修改与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相适应,具有与时俱进的立法进步性,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可。固然我国刑事立法对逃税罪的修改越来越完善,但也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挑战,需尽快出台配套的司法解释,对有关内容进行细化,增强可操作性,防止法官的恣意裁断,切实实现司法公正,真正达到社会效果和执法效果的统一。就逃税罪的一个方面——客观方面进行分析,以求对逃税罪客观方面的最新规定有更科学合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收买被拐卖妇女的现象在我国广泛存在。本文从收买被拐卖妇女罪的界限出发,并探析该行为的罪数问题,最后对该行为的定罪量刑提出相应的观点,以期达到有效遏制拐卖与收买妇女的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无罪定原则的含义,起源及其在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实践状况之后,考察了我国刑诉法第12条及相关条文的规定,指出尽管我国刑诉法吸取了无罪原则的基本精神,但无论是立法机关还是司法实践部门却并未正式认同这一原则,文章最后提出,我国应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8.
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与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共同实施真正身份犯时,构成共同犯罪。对这一点,学界几乎没有争议。但“构成共同犯罪”并不等于认定罪名。如何认定其罪名呢?在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前提,就是所谓“不具有特定身份者”包括两种主体:一为无身份者,这是与身份犯相对应的,如盗窃罪中的犯罪主体;一为彼身份者,这是与其他身份犯相比较而言,如国家工作人员是贪污罪中的特定主体,而公司、企业人员则为职务侵占罪中的主体,这两种主体彼此之间就属于其他身份者。而在此,本文重点讨论前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对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定罪和量刑提供具体操作性标准,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实现了个案之间的均衡,今后同案不同判的问题将会有所改观,同时也限制了法官过大的裁量权。但由于量刑规范化并无先前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对如何确定基准刑、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的分离、庭审中对量刑的辩护、避免量刑过于细化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单位诈骗案件的定罪问题曾长期困扰着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破解了单位诈骗案件的定罪难题。回顾和梳理有关单位诈骗定罪问题的争议及其解决的过程、方法,对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不无裨益,对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刑法问题更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