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斯林的葬礼》作者霍达以一个回族的玉器世家梁家作为故事的根基,以"月"和"玉"为中心构成两条线索平行推进又交叉铺叙,将两个完整独立又相互缠绕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抒写了在混乱的社会背景下,玉器世家第一、二代人梁亦清及其弟子韩子奇与梁君璧、梁冰玉的人生悲剧。在《穆斯林的葬礼》中,玉的意象频频出现,整理并分析那些推动了情节发展的重要玉器,借此角度重新审阅这一小说的行文结构与情节设置手法。  相似文献   
2.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是《红楼梦》的一个小片断,现已选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六册中.这个片断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上颇有特色,两者结合得十分紧密,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3,30(2):100-104
对《福乐智慧》的研究范围大多都集中在了对黑汉王朝的政治、法律、宗教、天文、文学等方面,而对其在戏剧历史方面所占的地位考虑的甚少,《福乐智慧》的结构特点、叙述形式、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对话独白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戏剧特征,它是一部生动的诗剧。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吴组缃小说悲剧特点的来龙去脉,着重选取吴组缃三十年代颇有代表性的几篇小说,从结构人物、情节、结尾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吴组缃高超的悲剧艺术完全能跻身同时代第一流小说作家之列,以期引起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界对吴组缃作品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平面化”主要指:人物平面化,情节、结构平面化,背景平面化,主题平面化。“平面化”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审美特征之一,这一审美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当中。  相似文献   
6.
哈代的小说,在形态上存在着对其他门类艺术的借鉴、兼容乃至潜移倾向。本文以威廉.阿契尔的“戏剧”理论为根据,着重探讨戏剧艺术在哈代小说结构中的运用。本文作者认为,哈代的小说在结构上存在着对戏剧艺术的借鉴,他的小说结构富有戏剧结构特点。哈代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戏剧艺术中的“冲突”、“激变”等技巧,以增加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读者由此获得视觉、听觉和感觉的多重效应。  相似文献   
7.
家族小说是一种有特殊规范的小说类型,它的题材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所叙故事,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叙事模式,有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和叙写家族的"兴旺"史的非主流模式;情节母题主要包括"家族与性"两个方面;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家族小说往往蕴涵了伦理文化、制度文化、风俗文化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刘颖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6):103-105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创作深受<圣经>的影响,他在历史剧<亨利六世>中,从人物形象、情节和话语角度多次反讽了圣经中的意象.正是这种反讽从反面体现了这个剧本与圣经的关系,从而使作品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  相似文献   
10.
阎连科小说《黑猪毛白猪毛》以主人公刘根宝争取替镇长坐牢一事为线索,展现了刘根宝及其乡人被权力异化的心灵,揭示了乡土农村中农民被权力奴化的现实。小说以戏剧化的情节展现了权力控制下的无常人生,以狂欢化的场景描写了农民对权力的集体崇拜,以独特的意象描绘出乡土世界中的权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