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派官绅赴日考察是清末中国学习日本之重要方式之一。清末首先提出派官员赴日,在认识到绅士的重要作用后,逐渐形成官绅并派的格局。但"官绅"并提却掩盖了赴日教育考察主体由官员向官员、绅士并重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谣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群体心理的反映与表现。辛亥年社会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谣言在苏北社会大行其道,其内容不仅涉及与民众利益攸关的户口调查,诸多"革命话语式"的传闻也引起民众的恐惧与惊慌。为安定苏北地方秩序,地方官绅通过告示、宣讲以及武力胁迫等方式来消解谣言。辛亥革命前后苏北地方谣言的繁兴以及地方官绅民三方对谣言的反映,是辛亥鼎革的一个缩影,为研究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政权控制与社会民众之间关系提供了绝妙视角。  相似文献   
3.
临城煤矿是继开平煤矿之后,晚清洋务派在直隶兴建的第二个大型煤矿,从1882年李鸿章委派钮秉臣创办,到1936年矿井被淹,历经半个多世纪。其中,1905-1919年是中国和比利时合资兴办时期,临城煤矿从比利时引进资金和技术,采用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实现了从传统手工开采向近代机械化开采的转变,加速了临城煤矿的近代化。中比合办时期的临城煤矿,不论技术设备、生产规模,还是原煤产销量,在全国都居于前列,在中国近代煤矿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清末中国学习日本教育的重要途径有:聘请日本教习、翻译日本书籍、派留日学生和派官绅赴日考察教育。其中对派官绅赴日考察教育研究为学界所忽视,故拟对官绅赴日教育考察的兴起与发展这一近代教育史上颇为重要的教育事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6.
1908年,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正式合并成立。同年,开始大规模招集商股;但汉冶萍公司合并后,即面临着重重困境。在经营困难,公司管理层与南京临时政府推动,及日本诱导等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中日之间开始寻求合办汉冶萍公司。这一事件从侧面揭示了整个中国近代工矿企业发展的曲折脉络与复杂的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中国政治权力结构中,官绅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上承皇权下接民权,在社会变迁中有其独特的功能。在政治上,由于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独特性,注定了官绅不可能脱离皇帝而形成自己的政治力量,在皇帝面前他们选择了臣服,绅权最终没能限制皇权,他们逐渐成长为社会的寄生阶级,。在社会上,绅士所代表的伦理知识逐渐与技术知识相分离,使中国社会失去了发展的原动力,最终造成了中国社会的静止。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度是抡才教育,新式学堂则为培才教育。清末改废科举,兴办学堂,官绅合办是兴办新式学堂所常用的模式。这一模式在几位朝廷大员讨论兴办学堂及改废科举的奏折中逐渐形成,内涵也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于政府所颁布的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中。清政府采用这一模式有两个原因:一是基于国家财力不足的考虑,二是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10年发生在长沙的抢米风潮,是辛亥革命前夕规模较大的一次自发的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部分乡绅趁湖南灾荒年岁抢购、囤积米谷是长沙抢米风潮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愈演愈烈的绅官斗争加深了此次风潮的危害,而绅士们在其间的不同表现,表明了湖南绅士在进一步发生分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