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企业这个组织内培养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和让员工有幸福感是企业管理的新课题,企业家除了提供给员工物质报酬外,还要提供给员工精神报酬,这是对企业管理更高的要求,毕竟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西方管理学更多的是关心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和员工的外在表现,要想做到幸福管理,必须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人手,走中国化幸福管理之路,传统的儒家哲学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人最重要的是追求物质外的精神幸福,  相似文献   
2.
陈白沙的“自然之乐”深受周敦颐“孔颜乐处”思想的影响,它们都立足于社会人伦关系之中,并包含了与自然为一体的思想,体现了儒家乐文化形而上的心灵境界学说的本质特征。同时,陈白沙的“自然之乐”也深受道家乐文化“天乐”的影响,包含了“物我两忘、死生齐一”的思想。陈白沙的“自然之乐”是儒、道乐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其“主静”的修养方法对人们的心灵境界的提升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仁”为核心的理想人格,既是一种道德人格,又是一种审美人格,而人格美的最高境界是人生的伦理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完美融合,这种境界就是为理学家们所津津乐道,后建构成一整套理论体系的“孔颜乐处”。“孔颜之乐”是仁与美的结合,是道德与审美的相得益彰,是伦理美的极致。  相似文献   
4.
幸福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孔子,这位儒家的创始人在这方面已经有所思考.孔子德福观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人定祸福观;第二,"孔颜之乐"--道德与幸福的高度统一;第三,"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命定祸福观.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的一种天地境界,儒道释各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了理想的人生模式,努力超拔世俗的生活,以达到"仁之境"或"禅之境"。沿着中国古典哲学对宇宙本体与生命本体的认识途径,梳理其中对于人类终极价值的追问与求索,有望找寻出医治当代人精神痼疾的良药。  相似文献   
6.
“孔颜之乐”与“曾点之乐”所呈显的儒家“乐”的境界,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两者有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儒家理想境界追求心灵的安顿过程中,它们代表的是先秦儒家“乐”的境界的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孔颜之乐”命题的演变经历了宋儒前的语词诠释、宋儒以来的哲学命题诠释和王国维以来的美学命题诠释三个历程。从美感问题出发,围绕美学史发生逻辑,“孔颜之乐”美学命题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人格美感,即“从吾所好”的审美情趣观、“君子上达”的审美意志观与“忧道不忧贫”的审美认知观;其二是艺术美感,即“曲―数―志―人”的四层境界论与“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艺术评价“中庸”之道。“孔颜之乐”美学命题的价值主要为发展当代美学基础理论与解决当下民众自身的精神困境,有益于当代美学基础理论立足“人生美学”,并为当下民众探索“诗意地栖居”生活模式提供了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煌明博士所著的《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一书,批判地分析了宋明诸大儒对理想精神家园的追求与守护。进而,以“有无境界”为切入点,从精神境界与人生幸福、精神境界与精神健康两个方面探讨了精神境界的现代价值,为现代人精神家园的追求与守护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孔颜乐处,所乐何处",宋朝周敦颐和其学生程颢、程颐早已进行探究论述,今者再探,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1乐在仁德,通过仁德的拥有进而达到一种高于道德的愉悦心情.2乐在知天命,通过对天命的把握,知命方能安命,将一切烦恼排除在外,乐天知命.3乐在境界,忘富贵,忘我,从而实现与万物浑然一体的天地境界,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0.
孔子颜回李白杜甫这四位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匠,其实是拥有崇高人生理想并为之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的平凡之人。孔颜之素业,李杜之斯文是我们为之自豪和骄傲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是深刻的文化思考、广阔的文化境界、执着的文化追求,是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是一切国人持久并引以为豪的一种无形的思想品质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