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傣族生态环境与傣族舞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是民族文化和民族舞蹈的基础,傣族特定的生态环境,笑逐颜开的自然风光以及宗教意识等孕育了傣族舞蹈,傣族舞蹈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直接体现,紧束裹身的筒裙,柔美轻盈的体态,淡雅幽静的气质,具有多种曲线美的舞姿等构成了傣族舞蹈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其内在机制和审美动力保证了它能在主体的操纵中代代相传。孔雀舞的发展与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关,对孔雀舞的开拓创新既是基于艺术家对民间舞蹈审美意识的升华,又是民间舞蹈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魏灿星 《科技信息》2011,(22):I0264-I0264
孔雀舞作为舞蹈界的一张名片被世人接受,它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由带着架子的男演员舞蹈到徒手的阳刚的舞蹈,再到由女子表演的柔美的舞蹈。而以杨丽萍为代表的孔雀舞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这样一种孔雀舞叩开了孔雀舞与观众之间的一扇大门。孔雀舞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不错的成绩,可是它的发展仍在继续,孔雀舞的发展道路上依然会有曲折,但是总归是在往前发展。而对孔雀舞的发展的了解,也能让人对舞蹈的发展有一定的思考,舞蹈的发展需要开阔视野,需要大胆尝试,需要总结和学习前辈的成功经验,在日常的点滴中推动舞蹈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剖析傣族孔雀舞的事例来研究中国政府的文艺政策是以何种形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并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如何参与展示民族形象的。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了使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形象化,所以想通过民族舞蹈改变人们对少数民族既存的形象和想象,并期待民族舞蹈对展示的"想象的共同体"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