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圣母圣心会在呼和浩特传教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传教士把传教的重点放在乡村,在呼和浩特无所作为。进入民国后,调整传教手段,迁址主教府,兴办医院、学校等公益事业。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3.
希尼是一个毕生致力于"铸造一个民族尚未诞生的良心"的爱尔兰诗人,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精神上与叶芝相通。他的文化精神和内心痛苦与他的天主教信仰密切相关,他坚信宗教的道德劝诫会使人"做得更好",他的诗就是一种祈祷。  相似文献   
4.
通远镇的发源地为通远坊,本是一处荒芜之地,人烟稀少。自康熙年间有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开始来此地传教,在以后的历史时期,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势力陆续来到此地。他们在通远坊购买土地,建设天主教堂等一系列宗教建筑,在天主教的影响之下,通远坊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的宗教活动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基于宗教内部原因及国家宗教政策的影响,天主教在当地的影响力变得衰弱,通远镇由过去单纯的宗教性城镇演化为一个功能多元化的城镇。  相似文献   
5.
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两广总督府所在地肇庆的仙花寺,被认定是中国内陆的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它记载了16世纪天主教再次进入中国的历史,是天主教中国传教史上的标志性建筑。然而,从仙花寺建成的那天起,在明朝肇庆官府及民间眼里,它就是"番鬼屋"(外国人居住);仙花寺至今仍然矗立于肇庆西江岸边。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将东正教堂和教徒与中国的寺庙和信奉者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地方。苏联东欧地区值得关注的地方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不同文明在这里的交融与冲突,而这些文明的主要载体就是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原本是基督教的两大派,天主教盛行于拉丁语区,东正教则传播在希腊语区。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后,东西部两大教派的分化逐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澳门文化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其属性前期属于典型的葡萄牙天主教文化而融入了部分的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及东南亚文化,后期则是逐渐以中国文化为主体,而保持了部分葡萄牙天主教文化的特色。澳门文化具有开放性,重商性及兼容性三大特征。澳门文化的未来发展不仅要抓住特色,更要抓住优势。  相似文献   
8.
综合中、西文史料和前人的著述,对台北静修女中成立、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评析,认为日据时期的台北静修女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职业意识的近代女性,为保存汉文化和民族意识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运动从批判天主教的神性、神学入手,大力提倡人性、理性等世俗化的内容,以示与天主教的抗争。但看似世俗的文艺复兴其中若干思想均来自于传统的天主教的因素,对人的关注、欲望的放纵、理性的渴求,以及资料搜集与学术资助的行为,均在天主教内部予以肯定,这些都帮助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勃兴。  相似文献   
10.
吴历是清初学兼中西的一位文人画家,信仰天主教接触许多西画后,他不学、不模仿、也不贬低西画技法,让东西方绘画技法在中国各行其道;但他在文人画题画诗和画跋中融入了涉及天学思想与修行、传道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