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孔子的“大同世界”和“小康社会”主张都是代表贵族利益的。由于中西方文化本源性的差异 ,柏拉图比孔子更激进。生逢乱世 ,强烈的忧患意识使他们把大济苍生作为矢志不渝的人生奋斗目标。由于政治主张落后于时代 ,因此在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几乎都是失败者。政治上失意之余皆通过传道授业的方式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两位巨子  相似文献   
2.
"循吏"之称始见于《史记·循吏列传》,后为班固《汉书》和范晔《后汉书》所承袭。《汉书·循吏传》所传皖西籍循吏文翁、召信臣在当时及后世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西汉循吏群体的出现,标志着帝国吏治已从汉初的因循"成事"逐渐步入深度耕耘的状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汉书·循吏传》乃作者在尊汉与尊儒两种意识对冲下的作品,"天下为公"、尤其"选贤任能"的儒家立场导引着班固在循吏书写中仍能做到少虚饰、少虚妄。而文翁治蜀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实际上包含着"华夏族群边缘"构建深度"华夏化"的历史内涵。相对于其他西汉后期循吏,召信臣无疑是一个更为成功的范例,传统中国"父母官"的称谓来源于他。  相似文献   
3.
通过述说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将中华民族向往二千多年来“天下为公”的美好社会,从志士仁人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怀转型为走向共同富裕的立国施政大道的史实,从而更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所在,进而探析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以及贯彻其中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相似文献   
4.
卞一 《创新科技》2009,(6):37-39
<正>2009年6月,施一公当选为2009年中国骄子青年领袖。这个回国仅仅一年多,就引起国人莫大关注的青年科学家,带着"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信心和决心,还有拳拳爱国之心,树立了新一代青年科学家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既是对中国优秀文明的继承,又是对"天下为公"的发展与弘扬。"天下为公"是执政者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三民主义"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具体措施: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是当时构建和谐社会的纲领;实行三民主义的目的是为夯实社会和谐打下坚实基础。"三民主义"是中国大同理想的传承,又是对传统大同理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