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千百年来,对未知世界的探险一直引领着人类的脚步。人们攀登瑰丽雄奇的山峰、潜入神秘莫测的海底、遨游浩渺无垠的宇宙、踏上梦想传说中的月球,一个个全新的世界在眼前展开。人们的视野和知识面逐步扩大,思想和观点屡屡受到冲击,好奇心和探索欲一次次被激发,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类社会才获得了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正>著名的大英博物馆有三件镇馆之宝:来自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来自中国的《女史箴图》,以及来自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没错,这块石碑的名字和罗塞塔太空探测器的名字一模一样,那么,它俩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对欧空局来说,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他们计划追寻引力波、探测宇宙深空、登陆彗星(详见本刊2014年第4期《Top 10——2014年值得期待的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登陆彗星无疑是最有意思的一项活动。  相似文献   
3.
西班牙《趣味》月刊称,在大英博物馆的古埃及文物区,你能在玻璃柜里发现一个人造的脚趾。这个用来安装在残疾人身上的矫形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和其他藏品一起向世人展现着古埃及灿烂的医学文明。文章称,尽管技术、医学和科学都是后来才出现的词汇,但是尼罗河儿女早已了解其中深意,就连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一一古希腊都曾从古埃及文明当中汲取过养分。专家一致认为古埃及文明是第一个在多个领域都达到很高造诣的文明古国。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15日,英国自然史博物馆新建的达尔文中心(Darwin Centre)将对公众开放。这是英国自然史博物馆自1881年从大英博物馆分离出来之后最重大的里程碑事件.也是纪念谜尔文诞辰200周年的最好礼物。  相似文献   
5.
大英博物馆设有近百个展厅,囊括全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物证就静静地呆在33号展厅,其面积与古埃及、希腊等最大面积的展厅平起平坐;它不以通常的分类方法展出,而是按年代排列,让各国观众在中国古代文化物证中徜徉,纵向推进,横向比较,给好学者以提示,、给好奇者以学养。  相似文献   
6.
蒋成龙 《世界博览》2014,(19):76-79
随着时间的推移,赫尔伯的玉器收藏系列越发成熟。藏品不仅精美绝伦,更是包罗万象,极具收藏和研究价值。他的藏品数量如此庞大,品质如此之高,甚至已经凌驾于大英博物馆精美的玉器馆藏品了。此时,赫尔伯开始意识到如此珍贵的藏品已不仅仅是他的个人兴趣爱好,更是全体人类的共同财产,是远古人类为后人留下的丰富遗产。这些藏品更应该为世人所认识,让更多的人得以一窥伟大的先人智慧和璀璨的东方文明。  相似文献   
7.
柏永 《科学之友》2010,(1):50-51
传承近400年并进驻人民大会堂与大英博物馆的芜湖铁画目前深陷人才流失严重和产业化步履蹒跚的窘境。芜湖铁画第五代传人储金霞接受《大公报》专访时直言不讳,对这门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艺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表示堪忧。储金霞称,芜湖铁画能否重现辉煌,并非某个人或者某个企业能够决定,而需全社会尤其是政府的关注与扶持。既然存在诺大的需求市场,怎么做才能将铁画这门艺术发扬光大?储金霞此前精心挑选一批铁画作品,首次亮相深圳文博会,大受与会客商和参观者欢迎与好评。返回芜湖后,储金霞考虑最多的问题是,铁画传承人的瓶颈如何解除?市场价格与艺术价值的背离沉疴何解?离铁画纪念馆的落成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8.
历史     
01.041643年1月4日,艾萨克·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他一生的研究对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公认的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之一。1661年,牛顿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687年他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力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  相似文献   
9.
国际博物馆日在德国就像一个节日,全尉6000多家博物馆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文化盛宴。德国的博物馆虽然没有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那样有名,但务实的德国人总能将博物馆的资源发挥得恰到好处。博物馆日的活动没有花哨的排场,但各大博物馆举办的专题报告会和讨论会却挤满了众多求知若渴的人们。沉睡干年的稀世珍宝在博物馆富有创意的安排下也“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杜锋  苏宝茹 《中国科学(E辑)》2008,38(9):1487-1494
20世纪50年代末,孙瀛洲先生认为出现在成化斗彩瓷上的“差紫”是原来烧造时所产生的差异色疵。这种观点早已被中国文物界普遍接受。但近20年来景德镇明御器厂遗址出土了数以吨计的成化瓷片,至今从未发现一片带有“差紫”的瓷片。国内无论是文物界还是科技界,几乎没有学者对出现在成化斗彩上的“差紫”提出疑问,并做深入的研究和考证。英国大英博物馆研究实验室的科技人员,曾利用X荧光衍射分析仪对该馆收藏的一件成化斗彩高足杯上的“差紫”进行过无损成分分析,确认“差紫”是由1923年发生在紫禁城中建福宫的火灾造成的色彩损伤。在英国大英博物馆的研究基础上,笔者根据陶瓷工艺学原理,对成化斗彩“差紫”形成的色化学机理,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差紫”形成的原因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并与近代清官历史相结合,揭开了成化斗彩“差紫”之谜,纠正了中国文物界普遍存在的对“差紫”形成的错误认识。证明科技考古是古陶瓷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