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剑峰 《科技潮》2010,(11):34-34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大旱,大量牧草和植被枯死,但外来恶性杂草紫茎泽兰却活了下来,大旱后趁机攻占荒坡、农田和沟渠,在西南地区扩散蔓延。生物入侵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如何及时、有效地防范生物入侵也成了像郭建英这样的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气象干旱不能混同于农业干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年初一场大旱袭击了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2009年1月底、2月初,各大媒体对2008年底、2009年初的“大旱”的报道铺天盖地。其中不乏时受旱地区尤其是受旱农田的真诚深切的忧虑。但是在海量的报道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媒体关于干旱的报道一边倒地集中在了气象干旱方面。却基本没有涉及到与农田干旱程度有关的另一重要因素——农业干旱。  相似文献   
3.
王安俊 《河南科学》2010,28(12):1561-1564
首先对1957—2009年共53年豫北安阳区域夏季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安阳区域性夏季大旱的标准,然后分析安阳区域性夏季大旱的成因,并利用这些分析结果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如下:利用大气环流分析大旱成因,主要表现在东亚沿海低槽较常年异常深厚和偏东以及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东、偏南和偏弱.利用太阳黑子分析大旱的形成,可以发现当年6—8月份太阳黑子相对平均数处于谷点或从谷点开始上升时就容易造成安阳区域性夏季大旱.厄尔尼诺现象对安阳区域夏季降水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造成安阳区域性夏季大旱的主要因子.利用亚洲中纬度地转西风急流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地转西风急流轴异常偏北,也可造成安阳区域性夏季大旱.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13,(6):31
相传在唐朝贞观年间,八百里秦川大旱三年,颗粒不收。皇上李世民下旨向绵山求雨,果然大雨倾盆而下,救活了庄稼。为此李世民特带领满朝文武赴绵山朝圣,随同前往的还有他的堂妹八姑。岂料八姑到达绵山后即拜五龙圣母为师,不愿再返长安。一日,八姑为一老婆婆做饭。她原本是金枝玉叶,哪会做什么饭呢?和面时,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再加面,结果和成了面糊。眼看实在无法下锅,她突然急中生智地拿起一只筷子,一下一下把面糊拨向锅里。没想到煮熟后的面糊条,浇上酸  相似文献   
5.
今年.长江中下游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纷纷因缺水告急。谁是这次大旱“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6.
李皓 《科技潮》2010,(4):50-51
阿德莱德是澳大利亚南部的重要城市——南澳大利亚州的首府,人口约110万。2007年笔者去那儿旅行时,正遇上当地遭受大旱,一连3月未下雨。一查阿德莱德的降水量得知,当地的年平均降水量长期都在530毫米以下,与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00毫米相比,阿德莱德的自然降水比北京少很多。  相似文献   
7.
山仑 《大自然》2011,(5):4-7
近年来我国农业干旱频发,部分地区受旱严重,已引起普遍关注。如2011年长江中下游早稻主产区遭遇近50年来罕见的大旱,1~5月湖南、湖北等6省的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减少30%-80%,使“鱼米之乡”遭受到严重缺水的困扰。  相似文献   
8.
近一个时期,美俄大旱影响粮食产量、推高全球粮价的新闻报道不断,标题也很刺激人的神经——"美俄旱灾严重、国际粮价攀升"、"美国大旱引发粮食危机新恐慌"、"美国又传玉米大豆减产警报"、"美国大旱将推高明年食品价格",等等,不一而足。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国,美国遭受了席卷半个国家且创下近半个世纪以来记录的最严重旱灾影响。今年玉  相似文献   
9.
日前,农业咨询机构东方艾格发布报告说,历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在3.1-3.3亿亩之间,此次大旱受灾面积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大致为42%,严重受灾面积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大致为18%。小麦产量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约占20%,而冬小麦在小麦总产量中的比重约为85%-90%。东方艾格预计,旱情将令冬小麦减产5.4%左右。减产560万吨左右。若现有价格不变,农民将会少收入154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1876~1878 年华北大旱: 史实、影响及气候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源于历史文献的1736 年以来华北地区降水重建序列为基础, 辨识了1876~1878 年华北大旱是发生在过去300 年间最为严重的极端干旱事件, 分析了1876~1877 年逐季及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并据史料记载对本次旱灾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做了初步评价. 结果表明: 本次干旱事件发生时间自1876 年春季开始至1878 年春季结束, 且以1877 年干旱发生的空间范围最广, 程度也最严重; 在持续长达3 年的大旱灾中, 华北地区粮食严重失收, 米价上涨至常年的5~10 倍; 华北5 省人口因大量死亡或者迁出, 共减少2000 多万. 相关的调查分析还表明, 1876~1878 年的大旱是全球化现象, 这可能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El Niño 事件强度异常偏强及南极涛动正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