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冷浸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对贡山厚朴皮进行提取,对提取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回流提取法的多酚提取率最高,为10.2%.利用微生物纸片法、DPPH法以及连苯三酚红褪色光度法对贡山厚朴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估,发现该提取物对活性氧(主要是1O2)有中等强度的清除活性,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活性,其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0.744 mg/m L及1.805 mg/m L.  相似文献   
2.
桉木抽出物的主要化学组成及结构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化学分析和光谱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树种和树龄桉木抽出物的主要化学组成及结构类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桉木出物主要集中于心材;树龄越大,抽出物越多;幼龄材的抽出物较少,适宜于制浆造纸桉木的颜色主要是由多酚类化合物引起的。存放过久的桉木中的抽出物大变成黄粉,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丙酮,只溶于稀碱或亚硫酸钠。在制浆前采用稀碱或亚硫酸钠预处理桉木是必要的。桉木多酚类化合物以水单宁为主,属鞣花酚类  相似文献   
3.
以马铃薯皮为原料,乙醇-水为提取剂,采用F-C比色法,考察各因素对总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效果依次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最终工艺确定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5%,料液比为1∶10,超声波辅助提取3次,每次20 min。所得提取物,经冷冻干燥得马铃薯皮多酚提取物粉末,其产率为1.3%。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光光度法、DPPH法和连苯三酚红(PR)法对麻栎树皮提取物进行多酚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测定,讨论了用不同溶剂提取对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70%乙醇进行提取,提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为(6 589.91±43.32)mg/100 g.抗氧化活性测试中,麻栎树皮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都表现出较高的清除率,其中麻栎树皮70%丙酮提取物的活性最好,在0.18 mg/m L质量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0%,在0.38 mg/m L质量浓度下,对羟自由基氧化率为75%.  相似文献   
5.
山桐子油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桐子油的提取方法、提取试剂、脱色处理及油脂理化性质等对比与分析,并利用气相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山桐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同时,对山桐子油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索氏提取法比传统压榨法的提取率更高,达35%以上,压榨法的提取率为21%,在索氏提取法中,对乙醚、石油醚和正己烷做了比较,利用石油醚提取,所得提取率均高于乙醚和正己烷,通过对油脂的提取,确定山桐子油的含油量大约为35%,经过对索提的山桐子油进行脱色处理,发现脱色率随着脱色温度的升高而增高,当脱色温度为80℃,脱色率已达45%左右,经鉴定山桐子油主要含有的脂肪酸有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及硬脂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可达60%以上.结论,山桐子含油量高,油脂中富含亚油酸,营养价值高,说明山桐子油具有可观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月份天女木兰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推测天女木兰多酚类物质的季节变化规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性、定量测定不同月份天女木兰不同高度叶片游离酚、结合酚和酯化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天女木兰叶片含有绿原酸和对香豆酸2种游离态酚;含有咖啡酸、对香豆酸2种结合酚;含有对香豆酸1种酯化酚.5月上旬开始,随着叶的发育天女木兰游离酚的含量逐渐增加,进入7月上旬,达到最高,随后含量逐渐下降;从5月上旬长叶开始至10月下旬落叶为止,总体呈现随着叶的发育酯化酚含量逐渐增加的规律,叶内结合酚呈现出非规律性的变化;5月叶片抗氧化性最弱,5月至8月抗氧化性逐渐上升,8月抗氧化性最高,8月至10月抗氧化性逐渐下降.天女木兰抗氧化性与多酚类物质含量具有相关性,确定天女木兰叶的最佳采集时期为10月上旬,即落叶前期.  相似文献   
7.
山葡萄皮含有一定量的酚类物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山葡萄皮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用体积分数60%的乙醇溶液,按110的料液比在90℃回流浸提30min,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山葡萄皮多酚浸提率为93.22%.  相似文献   
8.
为提取高质量的山药总RNA,以铁棍山药茎段为材料,采用Trizol法、RNAiso for Polysacchariderich Plant Tissue法、改良CTAB法和试剂盒法提取总R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所提取RNA的完整性,并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分析RNA的纯度.结果显示采用Trizol法难以提RNA,RNAiso for Polysacchariderich Plant Tissue法提取效果不理想,存在DNA和蛋白质污染,而用改良CTAB法和试剂盒法提取到的总RNA纯度高、完整性好,其中,改良CTAB法较试剂盒法价格便宜,但提取过程较烦琐.因此,应根据实验需要选择CTAB法或试剂盒法提取铁棍山药总RNA.本结果对其他品种山药或富含多糖多酚类物质植物的RNA的提取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刺梨和芒果是近几年贵州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园艺产品,由于两者果实具有多糖、多酚含量高等特性,不利于产品优良品种的选育(获得高浓度和纯度的DNA是开展该产品分子实验的先决条件)。为此,本实验随机选择了‘台农’、‘金煌芒’2个芒果品种和‘贵农5号’、‘金刺梨’2个刺梨品种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通过TaKaRa试剂盒法,改进CTAB法和改进SDS法3种提取方法对其的DNA进行凝胶电泳检测和OD_(260/280)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改进CTAB提取出的DNA浓度较高,OD_(260/280)在1.83~1.91之间,纯度较高。改进SDS法其次,TaKaRa试剂盒法为最后。结论:改良CTAB是适合芒果和刺梨果实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去除果实DNA中的多糖和多酚,可获得高浓度和纯度的DNA。  相似文献   
10.
A:隔夜茶会致癌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仅仅从隔夜茶汤的化学成分的变化来看,主要是茶多酚类物质发生了氧化,导致茶汤颜色变深;同时,氨基酸等呈味成分的减少和香气物质的挥发导致茶汤香气滋味变差。因此,科学地讲,隔夜茶只要没有发生微生物污染(如变馒、变质、发霉等),还是可以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