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6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68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138篇
教育与普及   2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综合类   503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Fe掺杂对BiTaO4陶瓷样品介电特性和铁电特性的影响,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了Bi Ta1-xFexO4-x(x=0,0.01,0.03)陶瓷样品,利用X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利用精密阻抗分析仪和铁电分析仪对样品的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Fe掺杂没有明显改变样品的晶体结构;随着Fe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介电常数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介电损耗略有减小,且基本保持在tanδ=0.05以下,其漏电流先增大后减小,且掺杂样品均可得到比较完整的电滞回线.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15,(3):29
<正>琉璃瓦,也作瑠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瓦作建材,通常施以金黄、翠绿、碧蓝等彩色铅釉,因材料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润,一直是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骄子。琉璃瓦在唐朝已普遍用于屋顶,杜甫《越王楼歌》云:"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到明清两代,琉璃瓦成为宫殿、王府、祭祀建筑和庙宇等屋顶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是中国古代建筑不可不提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山茶和青冈木为模板浸渍聚碳硅烷(PCS)溶液并在低温烧结制备出木材陶瓷,分析了山茶模板和青冈木模板的横切、竖切方式对线收缩率、失重率、体积密度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山茶和青冈木为模板浸渍聚碳硅烷(PCS)溶液,在1000℃低温下成功烧结出木材陶瓷,且烧结后的木材陶瓷保留了木材原始的生物结构。  相似文献   
4.
粉末冶金陶瓷模工艺是一种先进的过净形成形工艺.本文报道该工艺中一种新的脱蜡技术.采用快速加热、管径集中热量和定向导热传热综合方法,在陶瓷模和大部分蜡模材料处于较低温度下,使蜡模材料来不及发生显著的热膨胀而直接蒸发,得到脱蜡干净、外形完整的陶瓷模.  相似文献   
5.
6.
C60偶联多孔硅系统的蓝光发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G60作为表面钝化剂,与多孔硅进行偶联.发现当C60偶联多孔硅系统在空气中存储一年后,能够发射460nm左右的强烈蓝光.经过系统的测量和分析,认为蓝光起源的发光中心与SiO2体材料中的“自捕获激子”模型类似.它是由一个氧空位和一个间隙氧组成的,间隙氧同时和相邻的晶格氧形成过氧连接.光激发载流子来自于Si纳米晶粒的核心,辐射复合过程则在多孔硅表面的发光中心进行.进一步的电子束辐照和臭氧辐照实验证明了这个发光中心的存在.从FTIR谱的分析,推测是样品表面Si=O双键的缓慢变化促使了蓝光中心的自发产生.  相似文献   
7.
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陶瓷艺术.以现代装饰中的散点装饰作些探讨与研究,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陶瓷装饰形式,构成了与其它艺术的不同风格.  相似文献   
8.
9.
Joint Strength with Soldering of Al2O3 Ceramics After Ni-P Chemical Plat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i-P alloy was chemically plated on Al2O3 ceramics to produce uniform alloy coatings at temperatures below 70~C. Cu metal was electroplated onto the Ni-P coating to facilitate the soldering and shorten the chemical plating time. Then, the electroplated ceramic specimens were soldered with 60 wt.% Sn-40 wt.% Pb solder in active colophony. The highest shear strength was acquired after the heat treatment at 170℃ for 15 min. The joint fractures mostly propagated alo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ceramics and the Ni-P coating, with some fracture in both the ceramics and the Ni-P coating near the interface and some alo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Cu and Ni-P coat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eramic surface roughness and the chemical plating parameters influence the coating quality, and that suitable heat treatment before the soldering also improves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ceramics and Ni-P coatings, thus strengthening the joints.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