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象是作者赋予某种事物以特殊的含义,以表达其深刻的内涵。在小说《天黑前的夏天》中,莱辛运用了天黑,夏天,动物,头发等多种意象,以表达主人公凯特在此夏天内心痛苦与迷茫的自我发现的历程。通过对小说中多种意象的分析,发现凯特最终未摆脱命运的安排,以毅然回家告终,反映了英国妇女在年老时,痛苦迷茫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2.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十九号房间》,讲述一名职业妇女婚后如何在为妻为母的主妇生活中找寻自我,最终自杀的故事。文章运用精神分析学说有关意识的理论来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的心理世界,发现无意识是其自我迷失及最终崩溃的内在心理动机,从而揭示女主人公心理建构的内在实质。  相似文献   
3.
王瑞丽 《科技资讯》2012,(23):228-228
多丽丝·莱辛,英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年近百岁的她,创作了不同题材的作品,被称为多产作家。最著名的应属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金色笔记》,自问世以来就因其本身的可读性、内涵的丰富性和阐释的多义性而受到广大评论者的热切关注和广泛争论。  相似文献   
4.
多丽丝·莱辛在她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中采用象征、心理描写等手法,描述了一个有独立意识的新女性和三个有着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男人之间的冲突。通过对父权制社会双重价值标准下的两性关系的描绘,莱辛揭露了父权制的虚伪和该制度下两性关系的荒谬,同时通过对一个“独立女性”的刻画,解构传统的两性关系模式,挑战父权制的权威。  相似文献   
5.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分析《简·萨默斯的日记》,从父权制下传统女性的处境、新时代独立女性的特质和新女性对女性气质的回归等三方面剖析莱辛的女性书写,指出多丽丝.莱辛对于女性解放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浮世畸零人》讲述了一个被家人抛弃的畸形儿在社会上饱受愚弄和欺骗,最后因对生活彻底绝望而自杀的故事。作者多丽丝·莱辛以畸形儿为叙事主体,通过他在异化的社会中短暂而悲惨的生活经历,折射出了20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自私冷漠的人性,日渐滑坡的社会伦理道德,脆弱不堪的家庭亲情,以及广大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Doris·lessing)的长篇代表作《金色笔记》和她的自传《影中漫步》,以女性的视角来透视女性关于爱情、年华、自我的困惑和迷乱,并且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格局、种族纷争、阶级矛盾、知识分子的信仰等宏阔而又幽微的多重内容融于笔端,多方位地审视了分崩离析的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8.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时候轰动了英国文坛。从小被不幸家庭生活深深影响的玛丽排斥婚姻和男性,她的无意识与社会现实的碰撞迫使她仓促结婚,而这场婚姻则是她整个人生悲剧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多丽丝·莱辛的《天黑前的夏天》讲述了中年妇女凯特通过夏日旅程重新发现自我的故事。用荣格的人格面具原型、阴影原型和自性原型理论,分析了凯特解脱困境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潜藏危机阶段、对抗危机阶段和内省阶段,并对现代妇女凯特的命运进行了反思,进而揭示了多丽丝·莱辛在该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玛莎·奎斯特》是莱辛系列小说《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的第一部。本书主要描写主人公玛莎·奎斯特15到18岁的所思所为。玛莎·奎斯特想摆脱时代、社会和家庭为自己安排的成长经历,因而展开了一场对生命、对生活的抗争,这是典型的青春期少女的叛逆表现。本文从青春期少女叛逆的角度出发,分析作者莱辛是如何展示玛莎·奎斯特青春期叛逆的表现行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