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6篇
系统科学   74篇
丛书文集   133篇
教育与普及   1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36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总结分析按需出版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按需出版与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和按需印刷的相互关系,以期对按需出版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1.频谱利用率高。利用带宽压缩技术可以在一个频道内播送5套和目前方式画面清晰度相同的节目,100频道级的声音广播,PC用数据广播,高画面广播等多样性广播可共同利用同一频率资源,而且占用频带窄。地面广播时,原PAL信道可播放高清晰度电视或4套标准格式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网络中一个PAL通道可播8-10套标准分辨率数字电视。模拟电视由于受带宽的局限,一般只能传输34套节目,采用数字电视技术后,由于带宽扩大6—8倍,可以传送几百套电视节目,极大地拓宽了频道资源。 2.抗干扰能力强,图像清晰度高。 3、音响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对数学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逻辑规则和方法以及数学语言进行逻辑透视,探讨数学难以理解的客观因素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概念规划的概念,阐述了概念规划的特点.概念规划反映的是一种趋势、一种意向,其特征是创意与速度,强调内容简化、重点突出,强调多目标、多方案的比较,强调规划的灵活性,淡化时间期限,注重动态特征.初步探索了概念规划在“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论文中“关键词”的标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关键词在文献检索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科技论文的发表,必须重视关键词的标引.明确指出出版专业中关键词的概念,探讨了不同标引方法的利弊,介绍了关键词的标引方法.  相似文献   
6.
探索物理学中美的因素,领悟自然科学之美,激发科学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问题。通过对商誉会计概念及其本质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深刻反思,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和披露中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8-1937)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她充满女性主义意识的小说《纯真年代》中,她塑造了两个互为对照的女性形象:梅和埃伦。为了避免女性作家身份给创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华顿采用了以男性人物纽兰为中心的叙事格局,并以后者的眼光来刻画两位女性人物。同时,她又通过对(故事外)叙述者叙事声音与人物叙事眼光之间关系的巧妙调节,在文本中有力地渗透了她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她所想表达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以降,自从教育制度西化之后,在开启科学思维理性之窗时,却关闭了自己“象思维”的悟性之窗,致使中国学人陷入失去主体话语境地。后来几代学人,由于只有单一科学思维理性,以至于不能真正进入和领会中国传统经典。中西思维方式不同,源于语言不同。“象思维”作为前语言前逻辑的思维,是最具本原性和原刨性的思维。在“轴心时期”,西方在“象思维”基础上产生出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并逐渐构成西方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而中国的“象思维”则经过儒、道、佛三家而推向高级形态,构成中国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崇尚不同最高思想观念(非实体与实体)的中西思维方式,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但都非万能。两种思维方式相互不能取代,而只有经过会通,才能推进各自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