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会平 《河南科技》2005,(12):14-15
3.改良土壤性能。生产实践证明.耕层浅、活土层薄(13-17厘米)的石榴园.石榴树生长弱、产量低且裂果重;耕层深、活土层厚(20~25厘米)的石榴园.石榴树长势好、产量高且裂果轻;粘土或粘壤土石榴园,虽然保墒效果比较好,但果皮颜色不好,且成熟前裂果重;砂壤土壤土石榴园.产量高、着色好、品质好,裂果轻。  相似文献   
2.
张要战 《河南科技》2005,(12):15-15
一、试验地情况。试验地点选在洛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院内试验地.地处黄河中下游南岸,土壤为砂壤或粘壤土.土壤肥力中上,土层较为深厚.为中性或微碱性土壤。试验地亩施农家肥4000—5000千克.磷肥50千克.氮肥20千克作基肥,并深翻30—40厘米,然后整平作高畦.畦宽120厘米.高15-20厘米.  相似文献   
3.
该区包括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及洛阳的孟津、偃师等市(县):土壤属于褐土类的不同土种,多为中-重壤土,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较高,光温条件较好,冬季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和安全越冬,小麦拔节抽穗期春旱机率较高,10年会遇到5-6次。该区主要问题是生长后期干热风危害重,自然降水产。  相似文献   
4.
新乡和卫辉段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的组成部分,该段工程区域岩性主要由黄土状中壤土和黄土状重粉质壤土组成,其湿陷性变形将对填方段渠段和地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可以改善其地基的湿陷性,从而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Inordertoquantitivelyevaluateeffectsofdustaerosolonradiativeforcing[1],andtounderstandtheprocessofatmosphericchemistryandbiogeochemistry[2,3],modelingthedustemissionfluxisakindoffundamentalwork.TheDPMmodel[4—6]isidealforpredictingdustemission[7—10]becauseitconsiderseffectsofsurfacefea-tures(MASDofsurfacesoil,roughnesslengthandsoilmoisture,etc)andsandblastingprocess.Italsoprovidesanexplicitphysicalmechanismthatisvalidatedbywindtunnelandfieldexperiments[7—10].Themeandiameterofsurfacesoilsi…  相似文献   
6.
湖南锡矿山地区的采矿活动使当地水土锑污染严重﹒基于此,本文采用吸附等温和吸附动力学实验方法,结合红壤土基本理化性质,阐明了不同浓度、温度、时间、pH值条件下红壤土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浓度的增加,红壤土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量先增加后趋于平稳﹒2)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红壤土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且吸附过程为发生在均匀表面的单层化学吸附﹒3)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显示,红壤土在高温时吸附效果好,其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反应迅速阶段分别在0~110和0~90min,且二者的吸附效果差异与Sb离子在吸附剂表面电位以及界面扩散有关;其对Sb(Ⅲ)的吸附均能被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拟合;其对Sb(Ⅲ)的吸附既有物理扩散也有化学吸附,对Sb(Ⅴ)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4)pH值增加不利于红壤土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  相似文献   
7.
鸭粪有机肥在砂壤土中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鸭粪对环境污染的解决途径,为生产安全优质的番茄提供理论依据;在以砂壤土为主的江苏沛县,研究腐熟的鸭粪有机肥对大棚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鸭粪有机肥作为苗床的营养土时,番茄的出苗率提高14%;苗期发病率降低20.2%;成熟期提前约10d;每亩地增产16.5%。  相似文献   
8.
华北平原全区共有耕地面积33037.76万亩,其中潮土占全国潮土面积的比例为53%,褐土占全国褐土面积的比例为40%,棕壤占全国棕壤面积的比例为23%,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近年来该地区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土地退化严重、土地质量下降、化肥利用率低、有机肥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li folia)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对红壤土中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以轻度胁迫处理最高,此后随着胁迫梯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胁迫处理第30天不同胁迫处理间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存在显性差异.土壤细菌和固氮菌在胁迫处理第15天时其随胁迫梯度的变化规律同土壤真菌和放线菌相似;但胁迫处理第30天两均随胁迫梯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土壤固氮菌数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这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的变化规律相反.说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比固氮菌更容易适应干旱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核电厂址目前主要以滨海厂址为主,周边土壤多为棕壤土和风砂土,关于核素137Cs和89Sr等核素在土壤中迁移分析较多,关于60Co在棕壤土和风砂土中的迁移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原状土柱法及同位素示踪技术,采集我国三代核电“国和一号”石岛湾示范厂址周边的原状土柱,开展放射性核素60Co在棕壤土和风砂土中的淋溶垂直迁移实验,模拟核事故后放射性核素60Co在2种土壤中的垂直迁移,分析影响60Co垂直迁移的相关因素,预测核事故后60Co对地下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淋溶实验的增加,风砂土中60Co迁移量比棕壤土中的大,但随着喷淋实验的进行差异渐趋减小;由于土壤对60Co的极强吸附,导致淋溶水检测不到60Co;经过为期3年的原状土柱实验,72.36%~85.26%的60Co主要滞留于土壤表层0~5 cm范围内,因此60Co短期内很难迁移到地下水中。土壤中60Co比活度与距离土壤表层深度分布呈单项指数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