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矛盾,传统文化的消失与留存,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与转型,已经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实际难题。聚焦到古村开发这一棘手问题,有关"拆与保"的争论从未停息。通过考察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武汉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的旅游开发情况,重点分析大余湾古村旅游开发的问题,简要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人 《世界博览》2011,(19):70-71
刚从美丽的城子古村下来。 今天的古村沐浴在千亩万寿菊的黄色海洋中。 雾气升腾、云霞缭绕,青翠的山峰围拱。  相似文献   
3.
后沟古村     
后沟古村位于榆次区东赵乡,与寿阳县交界,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现有村民75户,251人。  相似文献   
4.
佳音  猎豹 《科学之友》2007,(6A):86-87
西边的晚霞烧红了天,远处的麦田里仍有身影在晃动。叮叮当当的铃声传进耳里,牛儿进了村。打麦场上,有几个放学的孩子在玩耍,欢快明朗的笑声久久地荡漾在寂静的天空里。 奶奶在院门口唤鸡,爷爷望望西边的天空,拖着长长的腔调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张世琴 《广东科技》2012,21(11):259-260
石塘古村的明清建筑颇具特色,集古井、古巷、古屋、古寨、古风、古韵于一体的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及旅游,突出地方特点,打响古村落旅游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6.
南社     
《科学之友》2004,(9):80-81
一掬绿水的小河在南社的村头流过,河里种着盛开的睡莲,  相似文献   
7.
街巷空间见证着村落发展的演变,是传统村落重要的构成元素.瑶里古村是该地区较为典型的传统村落.通过对其街巷空间进行实地调研,从村落整体风貌,街巷空间界面围合形式,空间尺度以及重要空间节点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其街巷空间要素的构成特色和空间特征,以期为该地区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取江西庐陵文化著名传统村落之钓源古村为例,重点剖析了基于传统生态智慧引导下的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古村理水系统,具体从外部山水环境与村落整体布局层面、村落内部的理水系统层面和建筑庭院内部的排水系统层面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究中国传统村落理水系统背后蕴含的智慧和经验。通过介绍钓源古村的理水生态智慧,提取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实践的思路和方法,为中国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雨洪问题、保护环境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沁水县窦庄村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宋至明清,窦庄村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村落格局.在大量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后,笔者发现窦庄的格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历代村庄营建者智慧的结晶,这种由历史积淀出的独特格局,正是窦庄最具欣赏与保护价值的部分.本文对窦庄的历史脉络、格局特点、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与介绍,并对将来的保护工作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渼陂的公共空间构型和典型单元空间构型研究,探索庐陵文化背景下深藏于空间构型中的特定基因特征。挖掘渼陂聚落的空间活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古村落保护与更新,体现庐陵文化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