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徽州古民居雕刻艺术古为今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徽州古民居雕刻艺术特点的阐述,以分析有关现代人对传统人居环境的精神体验为切入点,结合徽州雕刻艺术嫁接现代人居环境的实例剖解,提出徽州雕刻艺术适宜现代人居环境追寻传统装饰特点的精神需求、古为今用的几种可能。  相似文献   
2.
一、当今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保护存在的问题现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的恰恰是历史上遗留下的规模庞大的民居群体,改革开放之后,破坏消失状况更为严重。所以在许多文章中用"手下留情""争分夺秒"、"抢救"、"救救古民居"等激情的字眼来表达危急的心情。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问题。突出表  相似文献   
3.
宋晶颖 《科技资讯》2011,(30):76-76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异彩纷呈、独具特色,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而形成的,深深地刻上了本民族的烙印。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历史的缩影,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思想与精髓,从而造就了中国古民居独特的的型制风格。  相似文献   
4.
子衿 《科学之友》2013,(6):84-85
2013年4月,成龙连发4条微博,声称要将自己20年前购藏的4栋安徽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微博一出,顿时引发争议。这4栋古建筑,是将在异国他乡安家还是回归故里,目前尚不明朗。但让人萦怀的是,数十年来徽派古建筑为何不断流失?我们又该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5.
新余市古民居共有百余处,大多数分布于城郊以外的乡野之中,比较著名的有15处。总体上看,新余的古民居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介绍了新余市古民居的特色及渝水区罗坊镇下寸村明清民居群、渝水区观巢镇汉泉村昼锦堂、分宜县尚睦村邓家大屋等几处典型的古民居,就如何保护和利用新余市古民居,提出了若干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古民居是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合体,有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由于其地域范围的限制以及本身资源特点,古民居旅游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旅游面积小、旅游活动无法展开等造成的旅游容量小的问题,以福建闽清宏琳厝古民居旅游开发为例,从不同侧面探讨社区参与对古民居旅游地旅游容量的影响。并探讨社区参与对旅游容量扩大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7.
“凤凰尾巴”脊翼与装饰卷草纹样的清水脊脊翼是舟山古民居屋脊装饰中最显著的特点,它们各自表现了舟山地域海洋文化中的崇鸟文化和大陆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培田八景有新老之分,反映了前后400余年间吴氏族人的信仰变迁。笔者就"云霄风月"和"马刹晨钟"两则,依据流传至今的史料、诗词文赋、传说故事以及信仰现状,着重分析培田八景中的信仰变迁的路径以及导致其变迁的内在因素。指出八景的变化看似审美情趣的转移,实则是在社区精英主导下完成的利益诉求,其目的在于凝聚宗族,对内配合族规家法而实现和谐自治,对外则谋求扩大生存空间,优化生活环境以及实现资源的占有和自然与人文边界的明晰。  相似文献   
9.
古民居保护和开发的策略——以镇江西津渡古民居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江西津渡古民居在风水格局、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价值,应当从科学规划、原真保护、和谐拆迁、创新利用、协调开发和把握“文脉”等方面保护和开发西津渡古民居。  相似文献   
10.
王雪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987-4993
通过卫星图像识别地面小尺度低分辨率民居屋顶截面目标,使用C4.5算法依据古民居不同年代的图像数据指纹对古民居进行分类。古民居屋顶(下称古民居)卫星图像处理形成灰度图,应用直方图与SUSAN算法精确分离出民居单元,与已知古民居位置形成不同年代"古民居图像指纹数据(组)",在冗余避免的改良C4.5分类算法中完成对民居分类与统计,实验结果 Kappa系数约为0.9107,统计结果与实际人工验证统计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