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51篇
教育与普及   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30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表覆盖内业解译是地理国情普查的一道重要工序。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内业解译现存图斑平面位置精度不足、分类错误多种多样等普遍问题,问题突出典型。文中针对这些问题图文并茂、清晰明了的进行了说明,并从多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对技术指标和采集原则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内业与外业的结合,充分发挥解译样本的作用等建议,以有效提高内业解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从太空看,地球表面褶皱不平。在美洲,有一条褶皱从美国的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阿根廷的火地岛。另外一条褶皱则起于法国,经欧洲贯穿整个亚洲。地球不是因为其40亿年的高龄而是因为活动太剧烈才变得皱皱巴巴的。如果没有新山脉隆起,那么各个大陆在3亿年内将变成平地并被海水淹没。 德国科学家最近报道说,岩石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开采煤炭资源,在充分研究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在不影响泗河河堤的防洪标准和确保两岸村庄建筑物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杨村煤矿在泗河下方布置开采了302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在地面建立了地表岩移观测站,根据观测资料求取地表岩移参数,进行了地表岩移计算,取得了在泗河及厚含水松散层下采煤的经验和地表移动与变形参数,为类似条件下厚煤层开采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第一个综采放顶煤开采矿区铁路线下压煤试验面的成功经验,总结了试采中对铁路所采取的各种分析和维护措施,分析了该采煤方法下的地在移动和变形特点,为我国“三下”采煤领域提供了具有特色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5.
肇庆换流站供水工程之一的五尺峡取水泵站施工中,在受施工条件限制的情况下,采用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改为开口钢管桩,将双排桩改为单排桩,尝试搭设水上竹平台作沉桩施工平台等措施均取得成功,保证了质量、安全、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传统的预制板逐渐被现浇板所取代,由于使用了现浇楼板,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均有很大提高,但也伴随产生了一些  相似文献   
7.
复合采动影响下地表变形预测与危险区划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山岩体工程开挖将改变原岩应力状态,由此引起岩体本身及周围一定区域的移动和变形,地下与露天复合开采的矿山更是如此,其变形速率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已严重地影响周边环境的安全。通过对地下与露天复合采动影响下地表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相应的移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移动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地面变形区的划分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依据当前形量和后续变形量大小,对矿山继续开采可能产生的破坏范围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8.
王春芳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59-59,169
水分亏缺一直影响着干旱半干旱浅山地区的人工造林.近年来对造林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提高整地质量,通过降低造林密度和拉大行距汇集地表径流,采用壮苗是该地区造林成活、速生的三项基本技术措施.严格实施这三项基本技术措施,是取得人工造林成功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台风Utor登陆广东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风Utor(0104)于2001年7月6日00时(UTC,下同)在广东汕尾地区登陆,带来比较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宾州大学联合研制的第五代中尺度模式(MM5)为基础设计的台风预报模式比较准确地预报出台风Utor(0104)的移动路径(前24 h的移动路径平均误差为 68 km)和天气现象的分布.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个敏感性试验:①是把华南地区(26°N以南,110°E以东)的陆地变为海洋,②是把华南地区的山地变为平地,③是减小华南地区陆地的粗糙度,即取为近似于静风的洋面上的值.对比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引起台风登陆后减弱的最主要因子是下垫面水汽供应的切断,其次是下垫面粗糙度(摩擦)的影响;地形作用能使迎风坡的降水明显增加,但对台风强度则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冲击荷载加固地基,场地地基下沉量的计算可用于估计其它地基加固效果指标。本文采用三种方法对地基下沉量进行计算,工程实例表明极限孔隙比法预测结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