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37篇
丛书文集   56篇
教育与普及   12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7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24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ANE  张楠楠 《小学科技》2015,(1):22-23
最近热映的美国影片《星际穿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未来地球环境恶化,人类为了生存,通过星际穿越寻找另一个“地球”。那么,人类星际旅行的梦想到底可不可能成为现实呢?让我们一步步来分析吧。寻找虫洞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可能会在哪里。大家知道,太阳系中除地球以外的其他7颗行星、173颗卫星以及太阳本身都不具备适...  相似文献   
2.
大约在15万年前,地球上曾出现了大规模的冰河期,而当时地中海的情形与今天的情形十分相似。目前据观察,地中海海水盐度正在日益增加。 罗伯特·约翰逊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他长期致力于对冰原的研究。他认为,冰原的成长和扩张并不仅仅取决于低温,还与湿度及大量降雪有关。当他将促成冰原成长  相似文献   
3.
感谢木星     
许多人把生命的存在归功于神灵,但或许我们应该直接感谢太阳系中的第五颗行星——木星。现在,许多天文学家相信,木星在使地球成为生命家园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5.
<正>当今世界,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文明的人类也在不断地破坏和污染着环境,无休止地开采地下资源,向地球索取越来越多的能量.结果造成地球上辐射负荷不断增加,加上宇宙中自然存在的各种辐射,使生命的正常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细胞代谢紊乱,从而影响甚至威胁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04,(12):76-76
科学家最近发现,被认为早在上一次冰期就已灭绝的许多种类的糜鹿,事实上都活过了那次恐怖的严寒。这一发现暗示,人类在更新世时期(160万年前-10000年前)的哺乳动物大灭绝中的确起了作用。爱尔兰糜鹿是一种巨型糜鹿,其鹿角架宽度可达3.7米。在它生活的时期,地球就像一个巨型动物园,充满了巨型的哺乳动物,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云南省直苴村民族服饰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心理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并试图以此为基础展开民族服饰及其流变关系研究;期望由此展开对民族服饰在当代服装流行文化中的意义、民族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陈家宽 《科学之友》2003,(12):12-13
1993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至今已有10个年头了。为纪念这一天,本期科学视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引起读者的注意,用实际行动来爱护我们与各物种共同的家团。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近20%的动植物濒临灭绝。而在全球,每一小时就有一个物种永远从地球上灭绝。生物多样性是地球近40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多米诺骨牌开始一个倒向另一个时,我们不禁要问:万物之尊的人类是否就可以在这场灾难中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理论,通过研究区内地层、红土剖面及矿物相中微量元素含量分配特点,结合野外观察结果,得出了本区三水铝土矿的成矿源岩是郁江组地层的结论,为本区找矿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讨论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复杂历史之后,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式的螺旋状上升过程,即“非球→球→非球…”的过程。在经历了5次“非球→球”的认识反复之后,目前人类已跨入对地球本身便存在着“球(?)非球”的动态变化过程的认识这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