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北京冬奥精神的形成过程和时代价值.首先,体育赛事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呈现出一种互为镜像的关系,北京冬奥会正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举办.北京冬奥精神是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从战略维度、战术维度和作业维度三个层面对世界和平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其次,北京冬奥精神传承于中国体育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谱系,从不同社会阶段中汲取体育救国、体育兴国、体育报国和体育强国的精神养分,并根据时代局势进一步发展其精神要义;第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审视北京冬奥精神的时代价值,冬奥精神中胸怀天下的“大局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奥林匹克赛场上的理论建构和丰富,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方法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道路的指导方针,共创未来的共同体追求包含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而不同”的思想,有着未来世界的共同愿景.  相似文献   
2.
小平同志指示,在接待戈尔巴乔夫来访的礼仪安排上不要太热,要适度。见面时只握手,不拥抱。当然,这里说的见面不拥抱,不只是外交礼仪问题,更主要的恐怕是考虑到当时的国际背景,明确中苏两国关系的性质,界定未来相互关系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1927—1929年由蔡元培和李石曾共同推动的大学区制度改革是我国学术与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实验。通过考察李石曾的学术教育思想和社会实践,说明他在此次改革中具有不亚于蔡元培的作用和地位。李、蔡二人交往颇深,并有许多共同的旨趣,特别是都主张教育与学术相结合。但与蔡元培相比,李石曾更熟悉源自法国的大学区制度,也更热衷于推行这种制度,甚至将其与自己的社会理想和终身事业结合在一起。李、蔡在社群关系、政治理念、国际背景和个人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最终导致二人失和,以及各自领导的留英关派和留法派的对立。大学区制改革最终失败,蔡、李相继退出教育界专心扶持学术事业,分别担任中央研究院与北平研究院院长,造成两大国立综合学术研究机关几乎同时成立而又南北对峙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陈阳 《科技智囊》2009,(4):I0033-I0038
我们曾服务或接触过不少国际背景或本土化妆品企业。而对于本土化妆品企业生存或成长之道有着一定的感触和认识。曾有个本土化妆品企业老总把他的“紧致产品”,在广告推广的时候以“无需动手术的拉皮术”为诉求,并始终强调,国内化妆品市场竞争是最充分的,本土中小化妆品企业不“恶狠狠”、“野蛮”的功能诉求的话,那几乎是没机会的。不久我也看到有人写关于国内中小企业化妆品营销之道时,也曾强调强烈的差异化,甚至要把化妆品当保健品的方法来卖,什么“清宫秘方”等等,总之要极尽“恶狠”之能事,方是中国化妆品企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缅甸1948年1月独立后,军队曾经四次接管国家权力,分別是1958年10月、1962年3月、1988年9月和2021年2月。緬军四次接管国家权力的国际国内背景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国际背景的相同之处是,国际关系的发展仍没超越民族国家的阶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国内背景的相同之处是缅甸尚未完成民族国家的构建,国内民族宗教矛盾尖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下游,中产阶级在社会结构中不占多数,民主政治文化社会化水平较低,缺乏成熟的政党和政治领袖。  相似文献   
6.
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以及整个冷战国际背景,对中国的1958年大跃进运动起到了促动作用,使中国认识到: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快速发展,中国要以苏为鉴,以匈为鉴,走一条超常规、高速度的发展道路———大跃进。  相似文献   
7.
泛突厥主义是新疆民族分裂主义产生之根,“东突 ”恐怖势力是三股邪恶势力结合的典型 ,谋取新疆 ,占据西北制约中国的制高点,历来是国际反华霸权势力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 。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突破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的传统认识,站在国际大背景和国内小环境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建党前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原因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由于普法战争后复杂的国际背景,德国外交的一系列错误的累加,以及法国巧妙的外交手段,1875年德法外交上的小摩擦终于演变为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政治危机。对这场危机的背景,各国在危机中的表现和危机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价,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