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晚,我将启动一个崭新的精准医疗计划,这将使我们离治愈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更进了一步,并将使我们所有人利用个性化信息来让自己和家人的更健康成为可能。"——摘自美国总统奥巴马2015年国情咨文  相似文献   
2.
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盛汉 《龙岩师专学报》2000,18(2):15-17,23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诸如资本技术、人力资本等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但是,经济增长却更有依赖于制度创新的态势。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需求的结果,但它并不消极地反应于经济的动态变化,而是积极作用于社会经济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理论演进的三次高潮: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式、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并对三个理论模型做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说,美国核物理学家哈罗德·M·阿格纽(Harold M.Agnew)曾以科学观察员身份参与轰炸日本广岛而为人所知外,实际上,他在出任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SL)主任期间的作为更为世人所关注。早年经历哈罗德·M·阿格纽1921年3月28日出生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早年就读于南丹佛高中,后在丹  相似文献   
5.
正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人们可以将特定的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我们所喜爱的各种饮品,诸如美酒、香茶、味噌等等细菌和真菌能利用来自水果和谷物中的糖分与蛋白质作为原材料,生产出一些完全不同的复杂化合物,进而给食物带去新的口味。这就是为什么喝下一杯啤酒给人的快感多于往嘴里塞一口大麦,为什么味噌汤和泡菜独具风味。接下来,我们将认识一些把平凡原料变成特色饮品的微生物。酒番扑鼻"我真的十分喜欢酵母,"食品科学作家哈罗德·麦基说,"在所有微生物中,酵母似乎最擅长产生新的香味。"其中,又以酿酒酵母的表现最为突出。烘烤面包和酿造啤酒都离不开酿酒酵母。麦基说:"在啤酒和面包中你都能感受到酿酒酵母带来的香味,虽然这些香味差距很大,但都很美味。"酿酒酵母这一种群中有着数不清的种类。几个世纪以来,酿酒师一直在寻找不同种酵母的差异,这关系到淡啤酒和浓啤酒、英国和比利时的浓啤酒的差别。举例来说,工作人员会在浓麦芽汁中分别加入加利福尼亚浓啤酒酵母,英式伯顿浓啤酒酵母,德国科隆酵母和淡啤酒酵母。其中,伯顿酵母代谢生产酯类的能力最强,发酵得到的啤酒果香味最浓,而淡啤酒酵母生产的酯类则  相似文献   
6.
正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酸奶就已诞生。随着人们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发酵食品种类的不断增加,人类的饮食生活也因这些具有独特风味的食物而更加多姿多彩对我来说,最好吃的食物往往都有一些奇怪的味道:黄瓜虽然很好吃,但当我想找点什么塞进三明治的时候,腌黄瓜才是我的第一选择。平淡无味的白菜腌成泡菜就变得美味多滋,而蓝奶酪毋庸置疑比普通的奶酪更有味道。毛豆?算了吧,味噌汤加一小杯清酒,似乎更对我的胃口。是什么让这些食物变得更加鲜美可口的?答案是细菌和真菌。食品科学作家哈罗德·麦基指出,我们的食  相似文献   
7.
龙荣培  司欢欢  万蕾 《科技信息》2010,(35):I0237-I0237,I0241
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以文学的审美批评对抗"憎恨学派"。布鲁姆从审美自主性、文学与个人的联系、文学经典的本质性三个方面来构建其文学批评,目的是对抗当下文学批评中的解构风潮。布鲁姆的立场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哈罗德&#183;品特的戏剧《回家》在“威胁喜剧”的创作基础上更进一步,从对一个不健全的现代家庭生活的刻画入手对现代西方“精神荒原”进行了深度剖析。而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运用于《回家》一剧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女主人公露丝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后实现了由妓女到丰饶女神的转变,并使原本畸形的家庭完成了生命意识的回归,这与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对生命意识的讴歌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9.
1.哈罗德—多马模型第一次真正以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增长问题,这个模型必须有四个前提假设的条件,即:国民储蓄率保持不变;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确定;劳动力按不变速度增长;不存在技术进步等。模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大学者,高深学问者也。"进入"象牙塔"的一个重要"通行证"就是"高深学问"。过去,人们用"象牙塔"来比喻大学,是指大学摆脱外界束缚,放弃暂时利益,保证师生进行高深学问的探究。而今,人们说大学要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服务站",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英国高等教育史学家哈罗德·珀金说:"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美国著名教育批评家弗莱克斯纳说:"大学是时代的一种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