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32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技潮》2008,(11)
近日,北京市第二届中国金鱼、锦鲤大赛暨鉴赏会在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北京鑫淼水产总公司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一杯喷香的荼,我们细细品味,会悟出荼的神奇;一篇隽永的美文,我们细细品味,会品出它的深远。一次历时三周、倾注师生满腔激情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更会让人在品味中获得许许多多……在设计那次古诗朗诵会时,我一直在思索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我想我们教师为学生所提供的自主、开放、创造性的学习材料就是一种宝贵的礼物。于是,我将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延伸,对其进行多次开发,引导学生经过三周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从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现状出发,阐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古典文学鉴赏”课的课程特点及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决定了在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教育目标等有别于普通高校的音乐专业.要对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鉴赏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认知力,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加强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创设灵活的教学模式;需要创设开放的网络平台,以拓宽课外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5.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情感因素有: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我观念和对数学美的鉴赏等.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因素,是学习者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状态.不同的需要会产生不同动机.有些学生为了对老师和家长尽义务而学习;有些学生为了升学而学  相似文献   
6.
“君子不器”即君子不像器物,只有一种用途,而要学道得道,因道乃诸器之本。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体无不备、用无不周的得道君子,即能够以不变的道应对万变的器的通才,而当今大学的育人目标与课程设置大都是为培养成器的专才而设立的,因此,应该调整大学的育人目标,变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培养通用型人才。通过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传统与文艺鉴赏、现代科技知识结合起来,增设新课程,把学生培养成为能终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存在着的价值只是潜在的价值,只有当它和审美主体发生关系后,满足读者重要时,它的审美价值才会实现。所以文学作品需要读者再创造,读者也能够再创造。  相似文献   
8.
在投身教改实施新课标中,一次音乐创新考试,让我激动地看到了学生身上无数的闪光点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鉴别、鉴赏能力与高尚的品格.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价值学生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陶醉,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让我看到课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新课标的优越性,从而努力贯彻新课标,大胆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玄关”的渊源与概念以及住宅“玄关”的文化属性,从隐喻传统审美、隐喻传统道德崇尚、隐喻传统自然观念3个方面诠释了“玄关”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指出对玄关文化品味的关注,不应是传统文化的肤浅再现,而应从建筑文化学的角度出发。继承建筑文化的精神实质、思维理念,探索一条具有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体现文脉传承的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对其鉴赏,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这其中包括: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认识中国历史的兴替发展及其规律,从古典文学体现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受到熏陶,从古代文化典籍对大自然的描写中激发出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