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濛莎 《世界博览》2009,(13):86-87
回国前夕,在学校碰到几个才来布里斯班没多久的学妹,她们问及海外打工生活,显得异常激动。我也曾期待过那种遥远且亲昵的咖啡馆打工生活,起先总是梦想着温莎小镇上某一个挨着民居的餐馆,门口放着已淡淡被抹去棱角的小黑板,上面是用彩色粉笔写下传统的餐单。店主会在菜单旁画上点小杯子、小碟、一颗草莓和几片薄荷叶。大不列颠的天光注定是照不透餐馆里的模样。隐约能瞥见的只是阴天里几点温吞的橘色烛光。  相似文献   
2.
汪义 《科学大观园》2009,(10):11-13
塞尔舌没有熟悉的购物中心,也没有几乎成为一种瘟疫的KFC快餐和咖啡馆文化,最大的幸福就是什么都不必做。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用电脑,连短信都不一定收得到。塞舌尔自有一种不经意的迷人元素,一种很原始的吸引力——乘船在诸岛中穿行,在翡翠般的海水中潜水、航行、垂钓,在恬静的海滩休憩,探索幽深的岩洞,这才是度假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3.
大雪纷飞的冬夜,如果你身处咖啡馆,想必会享受这样一种状态:一边喝着热气腾腾的咖啡,一边通过笔记本电脑,和远在异乡的好友零距离“聊天”……这无疑是一个完美结合——咖啡社会与无线网络。[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服务业有其独特之处,以其本地性为例:美国的星巴克咖啡馆服务虽好,但他们的服务生不可能不计成本地远跨重洋,从美国远道而来为我们亲自调上一杯浓情咖啡。也正因如此,我们这样一个人口、消费大国,在服务领域有着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无限!”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网络与服务工程中心主任宋美娜教授如是说。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们发现,气味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广告和商业专家对这一发现特别感兴趣。有人断言,咖啡和啤酒味可以增加食欲,促使人们在餐厅或者咖啡馆里面增加消费并从超市货架七拿走更多的食品。新割下的青草或者在太阳下晒干的内衣的香气能迫使客人在商店里逗留得长一点,当然会花费多余的钱、辣薄荷和葡萄抽的气味能使注意力更加集中.这对于走出商店前在收款处结帐可能有好处。甜橙和柠檬的芳香可以被用来掩饰讨厌的气味——这比消除它们真正的原因要来得容易。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比较两部哥特式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和《伤心咖啡馆之歌》中两位南方“淑女”爱米丽和爱密利亚小姐变态畸形的爱情,来展现以福克纳和麦卡勒为代表的现代美国南方作家笔下哥特式的恐怖、荒凉绝望的畸零世界,并揭示美国南方传统社会及其价值观念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的瓦解和人们,尤其是妇女,在冷酷的现代社会中的与世隔绝的孤独状态和变态心理。南方“淑女”的孤独心灵和变态恋情隐喻美国南方及至整个现代化社会的精神危机和困境。  相似文献   
7.
海诺 《创新科技》2012,(3):50-51
<正>当用户打开LBS(地理位置服务),振臂"摇"起微信,可以找到朋友,咖啡馆打开陌陌,可以喝陌生人搭讪,相约一起喝个咖啡……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些好玩的应用,那你确实OUT了,因为移动IM(即时通讯)时代已经来临!如果有WIFI或3G网络,再安装一个客户端,用手机和对方聊天可  相似文献   
8.
美国文学研究者普遍认为黑色幽默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与女性作家无关,是男性作家的专利。笔者试图分析美国女作家Carson McCullers最出色的一部中篇小说《悲伤咖啡馆之歌》来证明:黑色幽默并非60年代的专利产品,而是一个持续传统的一部分,或者至少可以追溯到更早的0196时代;女性作家当中也有擅长黑色幽默的高手。  相似文献   
9.
赵玥 《世界博览》2014,(23):70-70
真正的埃及咖啡馆其实承载着咖啡馆、茶馆、水烟馆和八卦会所的功能。据说在开罗,每250人就有一家咖啡馆。这大概是真的,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咖啡馆,不管是属于市井小民的喧闹嗜杂,充满生活气息的,还是属于有钱阶级的装修精美环境优雅的,每天都很热闹。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跟着去麦加朝圣的穆斯林们传到了也门、阿拉伯半岛、埃及、伊朗等地,也正是在埃及,这种饮料风靡社会。  相似文献   
10.
饥饿艺术家     
周惠民 《世界博览》2014,(22):87-87
当所有的浪漫消失了,食物的浪漫还在。只要我的胃可以承受,我会一直追寻这种浪漫。那是1924年,年轻的海明威走进巴黎圣米歇尔广场上一家熟悉的咖啡馆:丁香园。那里温暖洁净,他叫了一杯埃斯派索咖啡,坐在一个角落,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本笔记簿和一支铅笔,便开始写作。下午的阳光照在肩膀上,他说,"停笔时我不想离开那条河,那可以看到鳟鱼的池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