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作为一种非工程防洪措施,在防洪减灾领域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巨大,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能够对水位、雨量等水文信息进行自动采集与实时传递,能有效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可靠性,增长防洪决策预见期。本文阐述了和田河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以上;确保2020年以前,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居全国中上游行列,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幅美好的蓝图展现在全省人民面前,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是6000多万江淮儿女期盼已久的共同理想,但面对机遇的同时更多地是面临挑战,动力总是伴随着压力而存在,本文就制约安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建斌 《甘孜科技》2005,26(1):16-18
生态保护是当今世界关注的话题。保护好生态就是保护好人类自己,我州近几年来由于天然林的采伐造成了极大的水土流失。加之草原的过度放牧,掠夺式经营,致使草地沙化,退化,草地的生态环境和牲畜的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吹响了西部地区生态保护的号角,如何加强生态保护。构筑长江中上游生态保护屏障,本文就此提出个人的观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制约三峡工程效益的主要矛盾是水沙问题,因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应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峡工程论证中完全忽视森林植被对改善长江水沙状况的功能。据此作者提出了防护林建设中需要澄清和处理好的几个问题;30年来由于上游植被破坏,长江泥沙量在逐年增加;防护林建设应与耕作方法改变紧密结合;水土保持措施要依靠农民的积极性。作者还提出了当前应当着重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3,(11):6-6
2013年5月14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武汉会见俄罗斯总统全权代表巴比奇,并与巴比奇共同主持召开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领导人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科技》2011,(36):F0002-F0002
2011年12月28日,自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梅珍旗一行访问成都分院,双方就院市合作相关事宜进行磋商。成都分院副院长赵永涛出席会议。会上,成都分院科技合作处副处长董微重点介绍了"长江中上游创新集群"发展情况,院地合作"十二五"规划以及中科院和四川省科技合作近况。  相似文献   
7.
小木 《广东科技》2005,(11):32-33
东源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珠江三角洲与粤东北山区的结合部,隶属河源市.全县总面积4070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  相似文献   
8.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4,(3):F0003-F0003
巴、楚毗邻,人文互动;“巴楚文化”,源远流长。白商周迄今,巴文化与楚文化籍战争、商贸、移民等,在长江中上游文化带与武陵民族走廊文化带内,于长江主线与其支脉清江及武陵山脉、巫山山脉构建的核心空间之中,混融耦合为“巴楚文化”。  相似文献   
9.
技术水平 “长江中上游典型流域防护林体系与水土流失、水动态效益信息系统研究”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该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和田河气田碳酸盐岩气藏特征及多期成藏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气源对比研究, 认为该区气藏的主要气源岩为寒武系烃源岩. 在烃源岩演化和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该区气藏储层沥青薄片分析和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 认为气藏主要有3个形成期. 第1期为晚加里东期, 寒武系烃源岩生成的油通过断层以液相形式向上运移至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聚集, 成藏后由于地壳抬升, 该油藏被破坏; 第2期为晚海西期, 寒武系烃源岩到生凝析气阶段, 由于断裂活动切穿至二叠系, 烃类以液相形式进入奥陶系储层, 可能圈闭条件不好, 没有大规模成藏; 第3期为喜山期, 由于挤压应力的作用, 和田河气田两侧断裂活动剧烈, 形成现今的断垒构造, 寒武系烃源岩到生干气阶段, 烃类以气相形式向上运移至奥陶系和石炭系储层, 形成现今的大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