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南宋孝宗朝在文坛与政坛俱闻名一世的同乡,周必大与杨万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密切交往颇值得关注。然史书多载两人"政见不合"。文章就此问题进行考辨,以正史书之误。  相似文献   
2.
周必大是南宋中兴时期的名相兼文坛盟主,其四六文远绍陆贽,近承北宋诸公,名重天下,人皆传诵,堪称南宋四六的典范,具有集大成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淳熙十六年(1189年)陈傅良任湖南任转运判官,实行减税政策,得到湖湘学派的支持。陈傅良去职以后的绍熙二年(1191年),周必大任湖南安抚使,认为此前的减税政策威胁到州郡机关的运行,其言论被湖湘士人传闻于陈傅良,导致二人产生矛盾。周必大在职期间更与陈傅良的继任者及追随者丰谊在修城事务上意见分歧,这是之前他与陈傅良矛盾的延续。周、陈两人矛盾的产生缘于彼此政务理念的不同以及时事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周必大认为宾礼人才有“全才”“一偏之才”之别,选择宾礼之才出使外疆应遵循“忠信威仪之士,辨博通敏之材”的人才标准。而立政图事“人才最急”,选人举状弊端甚多,荐举人才要“举得其要”,建议推行“杂举之制”的荐举人才方略,推重“任以是职,责以是事”的用人观。其人才观有预见性、完整性、长远性和系统性观念,对当代中国的人才选用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