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8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三丁基氯化锡和2-吡啶甲酸在三乙胺存在下以1:1摩尔比反应,合成了非预期有机锡配合物[(n-C4H9)2Sn(2-PyCO2)2(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单体结构,锡原子呈七配位畸变五角双锥构型.通过配位水分子和游离羰基氧原子的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利用双三丁基氧化锡与氧化吡啶甲酸以1∶2摩尔比反应,合成有机金属锡配合物三丁基锡氧化吡啶甲酸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三丁基氧化吡啶甲酸酯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分子中的锡呈五配位的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8996(4)nm,b=1.7824(8)nm,c=1.3255(6)nm,β=96.959(7)°,Z=4,V=2.1097(17)nm3,Dc=1.348g/cm3,μ(MoKα)=12.24cm-1,F(000)=880,R=0.0502,wR=0.1300.是由N-O中的O和邻近分子中的锡原子配合,形成一维链状有机锡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子时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近中性范围内研究了3‘羧基吡啶均三嗪及一氯均三嗪染 料的水解过程,得到一系列水解动力学常数;考察了温度及Prt值对染料水解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条件下,pH是影响水解较大的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温度对水 解反应的影响明显增强;3’-羧基吡啶均三嗪染料的活泼性较氯均三嗪染料的活泼性 要高二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用三丁基氯化锡与4-吡啶甲酸钠反应,合成了三丁基锡4-吡啶甲酸酯,并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α=9.667 3(14),b=23.845(4),c=9.707(14)A;β=112.463(3)°;V=2 067.9(5)A,Z=4,Dc=1.324 Mg m~(-3),μ=1.242 mm~(-1),F(000)=848,R_1=0.054 4,ωR_2=0.141 1.化合物通过4-吡啶甲酸配体的氮原子桥联,形成五配位三角双锥构型的一维无限链聚合物。  相似文献   
5.
6.
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sp.ZZF51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金属络合物(1),通过波谱数据和单晶衍射数据解析其结构为二(5-丁基-2-吡啶甲酸-N1,02)合铜(Ⅱ)。为提高其产量,研究了Cu(Ⅱ)对络合物(1)产量和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参与真菌Fusarium sp.ZZF51代谢活动的过程中,Cu(Ⅱ)能显著促使络合物(1)的产生,但对真菌的生长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7.
在好氧条件下分离筛选到一株以2-吡啶甲酸为唯一碳、氮、能源的菌株,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并命名为ZD3。分别考察了培养液pH值和2-吡啶甲酸初始质量浓度对ZD3降解性能的影响,发现该菌株可在pH值为5.0~9.0的范围内降解2-吡啶甲酸,其中7.0为其最适pH值;当2-吡啶甲酸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400、600和800mg·L~(-1)时,ZD3对其完全降解的时间相应为12、17、20、78和114h。零级动力学模型可比一级动力学模型更好地描述ZD3对2-吡啶甲酸的降解特性,当2-吡啶甲酸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400mg·L~(-1)时,降解速率常数k_0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在400mg·L~(-1)时达到最大值;当初始质量浓度为600~800mg·L~(-1)时,k_0开始下降,呈现抑制作用。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表明,在2-吡啶甲酸的好氧生物降解过程中,第一步反应为α羟基化反应,产物为6-羟基吡啶甲酸。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温度、pH值、配料比及反应时间对双分子一氯三嗪型染料与烟酸 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H及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 以甲醇-水为冲洗剂对反应体系中6种组分进行了分离和检测,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51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一金属络合物(1),通过波谱数据和单晶衍射数据解析其结构为二(5-丁基-2-吡啶甲酸-N1,O2)合铜(Ⅱ)。为提高其产量,研究了Cu(Ⅱ)对络合物(1)产量和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参与真菌Fusarium sp.ZZF51代谢活动的过程中,Cu(Ⅱ)能显著促使络合物(1)的产生,但对真菌的生长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3-吡啶甲酸(L=3-吡啶甲酸)和钴(Ⅱ)的配合物Co(L)2(H2O)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所合成的对3-吡啶钴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155 2(13),b=6.882 7(6),c=8.492 1(8),β=118.284 0(10)°,晶包体积V=728.57(11)nm3,Z=2,Mr=375.20,Dc=1.710,F(000)=386,μ=1.224 cm-1,R1=0.023 2,w R2=0.069 2。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认为它是一种新的钴(Ⅱ)的配合物,钴(Ⅱ)与配体分子上的N和水分子中的O形成了六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