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性恶”是荀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以往学界大都从“恶”的角度出发来考察和分析荀子之“性恶”,本文则另辟蹊径,从“性”的角度出发来考察和分析荀子之“性恶”,通过对“‘性’训作什么?”、“‘性’指什么?”以及“‘性’怎么样?”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揭示出荀子“性恶”的实质乃是性“离朴”而恶和性“纵欲”而恶,同时更指出了荀子的“性恶”并不是纯粹的“恶”,而是“性恶”中本具自觉向善的倾向和向善的能力,也就是说,荀子的“性恶”是一种积极的“恶”而不是一种消极的“恶”,正是基于此,所以荀子才说“涂(途)之人可以为禹”。  相似文献   
2.
人们做英雄的机会不是随时可以遇到的。即使碰上了,也不是每个人都做得了英雄。做英雄,意味着你在危急时刻,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同时,也意味着你将承担极高的风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英雄做不了,那么,在生活中献一点儿爱心行不行?大多数人是能做到的。比如,向灾区捐点儿钱物,向危重病人献点儿血,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个座,资助  相似文献   
3.
《大师和玛格丽特》通过几个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的主人公形象体现了作家在信仰危机时代里对精神重建的渴望:在邪恶的现实面前,人应当坚信向善的信念;真理面前,人应当选择坚持,抛弃怯懦;人与人之间,应该用爱来维系,这些是建立理想社会的道德准则,也是人类走向精神救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教育,作为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现象和活动,对任何一个社会化的人来说已经内化成为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同时,亦成为与人关系最密切的、并越来越具有终身性的社会活动之一。然而,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却并非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或正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能说得清楚的。笔者以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教人向善。  相似文献   
5.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裘德经历了从满怀理想到理想的破灭、从渴望爱情到爱情幻灭、从建立家庭到亲人离去,直至最后抱病而亡。从裘德身上,可以感受到他所体现出的悲观主义色彩。但是,这种悲观主义的色彩并不是哈代创作的目的,而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悲观主义来映衬出哈代对社会改良的希望,或积极乐观向善的渴求,即进化向善论。  相似文献   
6.
在美学视野下,认知学的“求真”、伦理学的“向善”和美育学的“崇美”是三个构成要素。在书法艺术中,它们异相而同体,殊途而同归。当臻于至真至善至美时,它们会突然发现对方原来就是自己的化身,并且一直与自己相伴而行。在“求真”、“向善”、“崇美”的中国书法艺术世界里,三者彼此渗透、相互激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相离相即、相即相融,汇聚成和谐的心性世界。  相似文献   
7.
8.
传统德育重“灌输”,现代德育重“自主”。学校的德育过程,实质上是对学习主体道德自主建构的帮助过程。现代学校必须走一条既重视基本价值的引导又不妨碍道德学习主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的综合德育之路。确立“人性向善”的人性观,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道德需要,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的训练,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罗嫦 《科技咨询导报》2009,(35):175-175
作为走在时代改革前沿的教师生力军,我们更应该锐意进取,充分发挥英语课堂的特有魅力,让每天的45分钟成为“传道、求真、向善、品美”的重要阵地,让学生不但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使学校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乐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