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架”是社会文化理论和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内某重点大学英语专业新生在课后辅导的作文互评任务中的话语来探讨学生之间“支架”的特点。研究发现没有助教的干涉,学生很难提供有效的“支架”,但是她们仍然有建立有效“支架”的潜能。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可能导致学生讨论中被动行为的原因。最后本文指出学生之间的“支架”话语对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为创新实践教学、提高实习实效,在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开展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同伴录像.通过构建基于同伴录像的教育实习体系,在集体备课→导师教案指导→上课与同伴录像→录像回放→刺激回忆与导师、同伴讨论→个体反思→教学新设计→教学新行动等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提升实习生的课堂教学自信与专业发展意识,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教学技能与反思能力,促进了职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反应时实验和父母同伴依恋量表的方式,分别测量大学生的内隐和外显依恋现状。目的:揭示大学生的内隐和外显依恋结构是否分离。结果:在内隐依恋的信任和沟通因子上,对同伴的反应时小于对母亲和父亲的反应时;在内隐依恋的疏离因子上,对母亲的反应时小于对同伴和父亲的反应时。依恋内隐实验中的父亲信任和沟通因子呈现了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外...  相似文献   
4.
自我概念对个体的社会交往及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自我概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家庭因素、教师因素、生理因素和学业因素等,而同伴接纳水平是其中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一个因素。沙利文认为,同伴接纳为个体逐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则和服从与支配的社会角色构建了基本的框架,  相似文献   
5.
甘凌燕 《科技信息》2009,(21):116-117
本文主要研究了将同伴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评估方式运用于英语口译教学中的问题。研究证明:同伴评价在英语口译教学中的运用是可行的:它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相似文献   
6.
王小梅 《科技资讯》2009,(34):187-187
同伴互评作为一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手段,笔者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写作教学中尝试开展同伴互评活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舒凯 《少儿科技》2013,(5):35-35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你马上就笑了。尽管很多人不相信,甚至不愿承认这一点,但老鼠的确有同情心。不久前,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老鼠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自私、讨厌;相反,它们很有同情心——会非常勇敢地尽力解救同伴。科学家将30只老鼠平均分成两组,其中15只被放到笼子里,可以自由活动;另外15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和四、六级考试的改革给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性研究方法,对普通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采用同伴指导这一模式的实效性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同伴指导模式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并使用听说策略,提高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9.
同伴关系的建立 ,受许多因素影响 ,有个体的、也有社会的。同伴间的评价对其每个个体的自身成长都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此 ,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提高每个人的自身素质 ,是创造“绿色”同伴心理环境所必备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限于青少年期的外部问题行为(the adolescence-limited extemalizing behaviors)的出现主要是由生物性成熟与社会性成熟的失同步性引发的.成熟的失同步性的消失会逐渐终止该种外部问题行为.已有研究结论在限于青少年期外部问题行为的诸多理论假设上还存有争议,采用追踪研究、轨迹分析技术和多主体报告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已有研究在探究该类问题行为时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