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营大师松下先生说过:“经营,其实就是一种常识。就像雨天撑伞,晴天收伞”。他说的是经商也有规律。但这个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何恰到好处地做到雨来张伞,鱼来撒网,须得运筹帷幄,多谋善断,方能中原逐鹿,手到擒来。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60余年美学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前期(1924-1949)与后期(1949-1986)两个阶段.<谈美>(1932)与<谈美书简>(1980)可以说是朱光潜美学前后两个时期的代表作.以此可以一窥朱氏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其特点:即在话语"突围"中有观念的"固守",变外在的被动的"思想改造"为内在的主动的"美学突围",从而将前期立足于康德-克罗齐直觉主义的"人生美学"改造为后期的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美学",而审美与艺术必须为"人性"服务之人文主义目标却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经过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签订了具有半民间半官方性质的LT贸易协定,中目关系得到极大改善。这引起了台湾的极大担忧和不满,日本亲台势力也积极游说修复日台关系。在此背景下吉田茂访问台湾,促成第二次吉田书简,对IT贸易和中日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经过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签订了具有半民间半官方性质的LT贸易协定,中日关系得到极大改善.这引起了台湾的极大担忧和不满,日本亲台势力也积极游说修复日台关系.在此背景下吉田茂访问台湾.促成第二次吉田书简,对LT贸易和中日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8,(1):66-70
吉田一穗和草野心平是20世纪中叶日本文坛两位著名的散文诗人,吉田一穗因《母亲》一诗在日本诗界崭露头角,代表作《天上垂钓》和《圣餐》中尽显其抒情、浪漫之风,后期作品意境逐渐走向灰暗,以内省和重新审视作为创作的主线,《播种人》《酒神》等作品体现其反战的人文主义思想。草野心平在诗歌创作中更多地运用抒情和比喻的手法,将自己内心对生活、对生死的感悟刻画的淋漓尽致,主要代表作有诗集《废园的喇叭》《月》《蓼科的土当归》等。两位诗人生平阅历的巨大差异导致其诗作风格、描写手法上各有特点,同时,作为同时代的散文诗代表人物,他们又将昭和时期日本社会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矛盾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6.
巴金一生写有面广量丰的书信,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有大量书信散佚在外。1939年间巴金致孙陵的两通书简,虽已被极少数学人关注到,然而没有得以披露,基本的考证和释读都无从说起。这两通书简,为我们认识巴金1939年8—10月的著译工作及其计划、身体状况及其打算提供了重要入口,有助于廓清巴金第一次居桂林期间的一些史实,有利于我们明了巴金1939年困居上海期间的文化窘境以及他巧妙的文化抗战策略。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青年时期的"叛逆"形象主要源自《沫若自传》的文学塑造,长期以来,学界亦是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郭沫若的"叛逆性格",并进而认为此种性格"与生俱来"具有"必然性"。本文以郭沫若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家信的合集《樱花书简》为中心,通过其透露的郭沫若勤奋向学的传统一面和《沫若自传》塑造的叛逆形象间的距离来发掘"叛逆"、"叛逆性格"遮蔽下郭沫若真实而平凡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发扬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积极调动聪明智慧,科学应对简繁版本问题.根据客观需要应繁则繁、可简则简,积极营造识繁书简并用环境.有无必要组织力量编写《两岸科普常用词典》(或对照手册),两岸科普界应根据实际需要,形成共识得出结论.坚持“因教施材”应成为积极促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并取得优良效果的指导原则.应继承和发扬科普创作的优良历史传统,积极引导科普创作力量,提供更多的优秀通俗读物及作品.积极开发与整合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资源,发挥应有作用.在倡导开发体验科普模式的同时,积极探索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获取应有的经济利益,优先为两岸青少年开发更多的体验科普项目.面向未成年人开发一些体验原生态、与现实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体验科普项目,积极推行环保低碳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刚刚出版的《书语:丁玲陈明爱情书简》,收录了丁玲陈明相互写给对方的书信共115封;其中陈明致丁玲的书信51封,全部为第一次公开发表。最早的一封两地书,写于1947年;而最后的一封,则于相隔31年后的1978年发出。它们不仅是具有珍贵文物价值的文献,还是丁玲精神的原型记录,是学习丁玲精神的又一部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