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网络参与者见面概率的估计问题,引入效用分析的方法,并将效用函数的估计问题与logistic回归分析相联系.在深入分析网络参与者链接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迭代估计算法.进一步给出了该方法的基本算例,并在合著者网络中进行了方法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网络参与者见面概率进行估算的研究目标,有助于优化网络的整体产出,可行并实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河南科学?、?山东科学?、?广西科学?、?甘肃科学学报?2012—2014年的载文量、基金论文比、作者地域分布和所属单位的分布、论文作者数、合著率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为提高?甘肃科学学报?今后在综合类期刊中的排名、促进自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刊载基金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刊载的基金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统计分析了该刊基金论文的栏目分布、作者合著率、作者群的地域分布等情况,并探讨了基金论文对扩大本刊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吸引基金论文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5.
以中国知网检索到的2009~2013年《管理科学》期刊发表的论文为数据源,构建该期刊有权与无权作者合著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探讨该期刊近5年的论文合著情况。研究发现,虽然该合著网络比较松散,但成分内部联系紧密,大多以地域便利形成聚集;该合著网络稳健性较强,发展比较成熟;网络的核心结点发文数量较多,若与更多的作者产生联系,则更有利于合著的发展。另外,分析了有权与无权条件下该期刊合著网络属性的不同。同时为该期刊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也为该领域的科研合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科技论文是科研活动的重要产出形式,其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或行业的科技发展状况、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水平。自1987年以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影响的统计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国科技论文发表趋势和状况。2010年11月  相似文献   
7.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是记载、传播和交流自然科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学术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反映科学技术产出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强调科技创新和文化振兴的今天,是否拥有高水平与广泛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和大学学报,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学术组织或研究机构科研实力与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2007-2011年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样本,选取引文量、合著率、基金论文比、期刊影响力等指标对《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进行引文与论文著者的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科学管理研究》2016,(4):118-120
利用Web of Science中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数据库,对两岸合著论文进行了检索,对过去20年期间两岸合作论文的数量、学科领域,以及两岸科技研究热点、科学研究机构等进行计量分析,并对两岸科技合作情况进行趋势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两岸SCI合著论文目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合作论文质量高,主要集中在物理学领域,合著论文的科研资助主要来源于大陆。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运用文献查阅和文献计量法对该期刊2011-2015年的载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5年间该刊共刊载531篇,平均页数4.24、篇密度0.24、合著率78.81%、合作度2.52、基金论文比78.54%、篇均引文9.68条、英文引文占比31.72%、核心作者群33位、影响因子呈先降后稳步提升趋势、总被引频次呈稳步提升趋势。因此,该刊这5年载文质量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10.
使用复杂网络与社会网络方法技术对S大学D学院1998~2009年教师科研合著网络进行静态与动态特征分析。从整体、层次和个体等3个层面进行静态特征分析,发现整个网络紧凑性不太高、不具有小世界特征、有明显社群结构和核心区域,并挖掘出重要的顶点和边;通过对度特征、连通性和核心区域的演化进行动态分析,发现网络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网络密度和同配性降低、网络效率增加但不高,网络核心成员稳定。研究表明:到2009年,D学院学科群已经初步形成,但各系不平衡,新核心成员涌现不足。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组织网络分析,能更深入地揭示成员互动特征,为管理提供有效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