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家山汉墓竹简犤二四七号墓犦》中《盖庐》在历史词汇学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盖庐》,从增补义项和提前始见书两方面着手,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进行了增补。  相似文献   
2.
杨昌敏 《遵义科技》2007,35(5):42-45
据风冈县史料记载:早在我国茶圣陆羽的《茶经八之出》一书中记载,茶“黔中生思州、播州、赞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其中所记的夷州辖地包括了今天的凤冈。夷州的治所就设在风冈北面的绥阳镇。夷州是古代的茶区,其茶叶是向朝庭进贡的物品,人们不易得到,因其是贡品,  相似文献   
3.
陈筤 《海峡科学》2005,(7):49-50
培养初中学生创新能力仍应从激发其对物理问题或现象探究的意愿人手,通过设计合理、主次分明,既有层次性又有连贯性的教学过程,把动机和兴趣、教育与认识、情感、技能等教育要素和谐结合起来。也可以通过物理课堂,向学生展示科学发明的信息,物理学家的探索精神或者插入物理学史料等人文素材,使学生由感动到羡慕再萌生需要——别人可为,己亦可为。  相似文献   
4.
安涛 《枣庄师专学报》2003,20(6):107-112
近十年来近代江南乡村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着有待发展的方面,如缺乏基础史料的整理,缺乏比较研究和学术争鸣,在理论和方法方面落后于国外汉学界,在某些研究领域还存在空白点等。  相似文献   
5.
黎娜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5):114-116
本文由对于吕志鲁教授译作《珍妮给了我一个吻》的争论而起,首先论述了僵化“忠实”论的不可行性。继而从文化角度、交际角度和图式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增补手段在诗歌翻译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译作《珍妮给了我一个吻》的成功运用增补手段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两千多年前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的惊世骇俗之言.他的不朽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这一巨著中,作者从各个方面记述了中华民族自轩辕黄帝以迄西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历史.其中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历法、人物、科技、医学、音乐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语篇翻译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多年研究。他们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此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予以铺垫。但是目前国内针对旅游语篇文化层面翻译研究不够深入。本文试图从语篇人手,结合大量实例对汉语旅游语篇及其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旅游语篇翻译不仅是两种文字的简单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其中文化信息的理解与处理值得引起大家注意。笔者就如何有效地传递旅游语篇中的文化信息,提出儿种翻译方法:1.释义法;2.增补法;3.删减法;4.改译法;5.类比法。  相似文献   
8.
学界以往对文献史料之于当代文学研究意义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固于对当代文学史研究作为断代史和专门史的属性有所忽略.对当代文学史叙述的任务和目标比较模糊.以及对当代文学的特赇性缺乏足够的自觉。在文献史料的运用上,既有囿于研究者的史学意识和史料视野,大量新发掘的文献史料没有进入文学史,导致一些流行的偏见仍是文学史上难以撼动的“钉子户”;也有在写作上未能将文献史料与作家的文学行为分析、优美作品的深度阐释、文学史价值的重构与发现有机地加以融合的问题。以作家的“文学行为实存分析”为中心,结合政治、制度、文化的考察.融合事件、思潮、作家、作品.叙述出文体演化史、思潮流变史、审美风尚史以及作家作品史齐头并进、杂糅无间的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生动和流动的景象,应是文学史叙述追求的一种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正>1976年"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亲历专家科考笔记珍贵史料还原真相千百年来,在大江南北、秦巴山区,人们口口相传着一个古老的神秘存在——"野人"。神秘、飘忽、难觅其踪的所谓"野人",是否真的存在?据一些目击者描述,"野人"身高丈余,直立行走,一身红毛;正面看去,额头低平,嘴巴突出。这些特征与一种已经绝灭了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巨猿非常相似,因而有些研究者认为,"野人"应是巨猿的后裔。无独有偶,研究喜马拉雅山"雪人"和美洲"大脚怪"的学者也说,"雪人"和"大脚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学中将以下3个方面结合起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运用古文的能力,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即通过书写繁体字与阅读文献相结合,强化学生对繁体字的认知;学生参与选文中相关问题的讨论与讲解,提高学生学习选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阅读历代笔记、小说中的短篇小故事,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