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穆斯林的葬礼》作者霍达以一个回族的玉器世家梁家作为故事的根基,以"月"和"玉"为中心构成两条线索平行推进又交叉铺叙,将两个完整独立又相互缠绕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抒写了在混乱的社会背景下,玉器世家第一、二代人梁亦清及其弟子韩子奇与梁君璧、梁冰玉的人生悲剧。在《穆斯林的葬礼》中,玉的意象频频出现,整理并分析那些推动了情节发展的重要玉器,借此角度重新审阅这一小说的行文结构与情节设置手法。  相似文献   
2.
主要描述贵州省普定县4个史前旧石器遗址即遗址群的出土物类型、数量、特征及意义。遗址群丰富的出土物类型,显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旧石器遗址的最佳地点和最好材料。  相似文献   
3.
商代的玉器在继承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基础上,与青铜器艺术互为借鉴,互为影响。在造型上,商代玉器常常因物赋形,展示了艺术家们高超的技巧,并在像生造型中实现了摹形与传神的统一。其匀称的比例和形与色的统一,既体现了先民们对自然造化法则的领悟,又反映了他们的独创性。在纹饰上,商代玉器以线条为主,采用线面结合和浮雕、圆雕等手法,纹饰灵活多变,栩栩如生,显得更为细腻、精致。其风格则具有崇尚自然和神人合一的宗教色彩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舟山海域发现的120余件哺乳动物化石并对其中4件带有人工痕迹的鹿角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合台湾澎湖海沟、福建东山等海域的发现以及海洋地质学、冰川学、第四纪孢粉学资料,对末次冰期时舟山地区的古气候和古生态环境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河姆渡遗址以及国内外考古资料的分析,说明宁绍平原可能是冰后期一个人类生产活动和文化传播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正远自印度,近自中国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都在为几千年来中国玉文化的发展贡献素材、玉材和器型。泱泱中华,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罕有一种文明能够像中华民族一样绵延不断,流传至今。在她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凭借其开放、包容的特性,逐渐从文化中心向周边扩散。历经了春  相似文献   
6.
<正>惠山古镇地处无锡西部、锡山与惠山的东匕坡麓,距市中心仅2.5公里,京杭大运河紧靠其流经。无锡史前文化距今已4000余年,有锡山先民施徵遗址。它以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古祠堂群密集分布为寺色,是无锡老街坊风貌存完好的一街区。006年6月,国务院批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国内热爱收藏的人士可谓恒河沙数,数不胜数;而真正有建树、能够提出自己理论主张,归为收藏家一类的"腕儿",则如晨星寥寥。而任南先生则是其中最为璀璨皎洁的一颗。任南先生经过40余年的研究比较以及走访体会,系统总结出"红山文化玉器鉴定12字法":净、熟、肥、透、葬、孔、坑、缩、次、过、浆、神:以及与之相配的6种辅助方法,被业界称为"任  相似文献   
8.
在恐龙时代,地球上发生了一场史前大对决。结果是,微不足道的鼠小弟完胜庞大凶悍的霸王龙。哦,这可不是鼠小弟的幻想。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玉器中,璧和琮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器物。其中,人们对璧较为熟悉,这可能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京剧《将相和》的故事家喻户晓有关系。完璧归赵的故事已收录为成语.秦国要用15座城来交换赵国的那块“和氏璧”,但赵国却不愿意。于是,人们将“和氏璧”于一切贵重的东西用“价值连城”来形容。另外,人们比喻人才或美好的是事物凑在一起的时候为“珠联璧合”……可见,璧,这一词在人们心中成了美好高贵的化身。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1,(12):4-4
古生物学家最近在捷克共和国挖掘出三条旧石器时代陪葬狗的遗骸,其中有一条狗的口中还衔着一根猛犸骨头。研究发现,这几条狗死于和8岁,在生前饱受多颗牙齿断裂之苦。根据已知的当地史前文化,狗被训练来帮助猎人拖、咬被猎杀的猛犸,还帮助驮运猛犸。在这些狗的头上,还发现了人为钻孔以取出大脑的证据。当时的人们相信.灵魂就装在头部,取出狗的大脑,就可以释放其灵魂。之所以把猛犸骨放入狗的口中,是为了伴随死者的灵魂升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