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带铁心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中感应电流的相位因铁心的开与闭而发生变化的原因.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和实验上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500kV并联电抗CT二次回路检查的现状,分析了可采用的两种方法,并着重介绍了一次升流的方法,同时也对未来电流二次回路的发展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广东电力系统短路电流水平及限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导致了系统短路电流水平急剧增加,原有开关设备的遮断容量将不能满足系统要求。针对广东电网2005年、2010年及2015年规划的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分析讨论了220kV网络解环运行、采用高阻抗变压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接地等限制措施对广东电网短路水平的作用,并论证了控制广东电网短路电流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该文指出,反射式微波线性调相器寄生调幅产生的原因是变容管的损耗电阻和环行器的隔离度。文中采用电抗法改善了调相器的性能,使调整灵活简便,为调相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针对整流二极管的新型缓冲电路,它包括一个可饱和电抗、一个线性电感和一个快恢二极管,文中对其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崔衍炜  杨景红  胡宁波 《科技信息》2013,(3):393-393,375
为了提高供电电源的功率因数、提高供电电压质量、减少无功损耗,根据无缝厂综合水泵站电源系统所需的补偿容量,在谐波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补偿方案、自行计算补偿电容器和电抗器的相关参数并作出选型、制造无功补偿装置,投入使用后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三绕组电力变压器的等值电路中,由于绕组的排列常有某一个“等值电抗”的数值为负值的现象,本文详细讨论了它的物理概念,并推导出它的具体数值,有利于对三绕组变压器作进一步研究,对三绕组变压器的设计,运行和教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相量法建立起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内阻抗数学模型,研究了内阻抗特性及其对电压调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电机内阻抗具有电流和功率因数角负反馈特性,使得电压调整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感性负载下的改善更多受益于发电机内阻抗的功率因数角负反馈,且中、低功率因数下电压调整率的改善效果主要取决于直轴反应电抗,阻性和近阻性负载下取决于交轴反应电抗,根据数值计算和分析确定出了获得最佳电压调整率时电枢反应电抗的变化范围。实验测量表明,电枢反应电抗处于最佳区域内可使电压调整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考虑无功电源价值的无功费用分摊方法.首先基于计及无功电源价值的优化潮流解,将作为无功费用承担对象的电源有功和负荷复功率等值成的节点注入电流源,再将无功费用起源的电源无功等值成的节点并联电抗——"费用电抗".最后运用复功率电源的支路功率分量算法,推导建立了严格的电流源与费用电抗无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实现费用电抗的无功费用在电源有功和负荷复功率之间的分配.本文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确保收支平衡、计及P-Q间的耦合影响、适用任何复杂结构和有环流的电网、无需假定或近似.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黄旭丹 《科技资讯》2008,(31):112-112
本文针对某电厂2×600MW机组工程中500kV出线侧安装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相应研究设置高抗的必要性、高抗对过电压的影响,小电抗及避雷器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