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上对可逆产行反应产物的热力学控制与动力学控制进行地分析比较,得出了在反应的早期阶段为动力学产物占优势,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转变为和学产物;低温条件有利于动力学产物的生成,高温则热力学产物占优势等结论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此结构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廖冬阳 《科技资讯》2010,(22):136-136
2012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开始全面实施后,氨氮指标将由参考指标变成强制指标。由于常规工艺对氨氮的去除作用不是很明显,因此在无法改变目前的氯胺消毒方式和管网状况的情况下,在水源水氨氮接近超标或略微超标的情况下,要保证出厂水氨氮达标,同时保证出厂水余氯量,必须做好氨氮的实时检测和精确控制氨、氯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3.
根据几类可逆反应通用的微分动力学方程和热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建立了几类可逆反应通用的线性拟合法,应用该法,研究了硝基乙烷分别与氨和Tris反应的热动力学,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SOA)对大气灰霾的贡献是当前大气化学研究的热点. 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是大气光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形成SOA, 对SOA的形成和总量增加有重要的贡献. 大气中二羰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生物源(如异戊二烯)和人为源(如乙炔)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氧化. 二羰基化合物可通过气粒分配(可逆过程)形成SOA, 也可被云、雾或水相气溶胶吸收, 发生水合、聚合、氧化等反应,生成的低挥发性产物留在颗粒相中生成SOA(不可逆过程). 目前常用的二羰基化合物检测方法是利用衍生化试剂与二羰基化合物反应生成衍生物, 经溶剂洗脱后再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仪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可逆反应(对峙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对可逆反应进行细致分析和讨论,阐明可逆反应的一些特征,即任何可逆反应(对峙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都是无穷大的,浓度对t作图,图象为曲线,而不是直线或折线.给出结论和部分可逆反应的示意图,并指出一些教科书或教学辅导材料中常常出现的不符合化学动力学原理的错误,使可逆反应知识更科学、更规范.  相似文献   
6.
本对献[1]中所列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电流函数之球形校正值提出异议,并简要讨论了其数值与笔所算结果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根据热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热导式量热体系可逆反应的热动力学数学模型,利用冷却常数,可由一张热谱图解析出所有的动力学参数,还研究了氨与硝基乙烷反应体系的热动力学,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炸药二次可逆反应对炸药爆炸反应方程和热力学参数的影响;并编制了一个模拟爆炸反应产物组成的计算机模拟程序.计算结果表明,本程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μη2:η2[Cu2O2]2+和Bis(μoxo)[Cu2O2]2+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酪氨酸酶是一种能氧化酪氨酸残基为对苯醌的生物活性酶,其活性部位含有双铜核心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证明这两个铜核心易与氧气结合生成两种异构体μη2:η2Cu2O2(Ⅱ)和bis(μ-oxo)Cu2O2(Ⅲ), 且它们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对乙(撑)二胺和乙腈配合的μη2:η2Cu2O2(Ⅱ)和bis(μ-oxo)Cu2O2(Ⅲ)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该两种异构体能量差别较小,相互转化的势垒较低.μη2:η2Cu2O2(Ⅱ)中的Cu-O主要是离子键,Cu2O2呈“Z"构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量燃烧热的方法间接测量了丙交酯、低聚乳酸、高聚乳酸的生成焓,估算了这3种物质的标准熵,根据生成焓和标准熵的值计算了乳酸单体直接聚合、丙交酯的生成、丙交酯开环聚合为高聚乳酸3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和平衡常数,得到的结论是,前2个反应为可逆反应,第3个反应为高度不可逆反应.结论与实验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