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67篇
教育与普及   4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7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408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三角洲前缘沉积物粒度细和高温热力作用下的成岩作用,致使储层物性整体很差。研究认为,优质储层储集空间为溶蚀(扩大)孔隙+裂隙。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是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溶蚀作用主要为酸性流体对岩石颗粒的选择性溶蚀,导致次生孔隙增加。溶蚀作用的强弱主要与研究区酸性液体活跃有关。其中细-中砂岩溶蚀较强,而粉砂岩相对较弱。构造作用产生了裂隙,增加了储层的储集性能。研究区产生了2期主要裂隙,早期为登楼库组中—末期形成与伸张断裂有关的拉张缝,晚期为嫩江组末期形成的与走滑断裂有关的挤压隙。裂隙主要发育在断陷东南部。  相似文献   
2.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东地区断裂发育,早期发育的断裂与晚期断裂之间存在相互改造、叠加、复合的过程,深大断裂沟通多套地层,断裂活动期形成的挤压破碎带和断裂裂缝带作为岩浆热液上升通道,为热液溶蚀作用改造储层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识别出热液期次对塔东白云岩储层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钻井岩芯、岩屑及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鉴定分析,在区内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识别和发现了钠长石化作用和自生羽毛状伊利石沉淀,也是塔里木盆地内的首次发现,并通过对包裹体均一温度,碳氧同位素等地化特征研究,揭示其成岩流体源于岩浆热液,丰富了区内热液作用的矿物学标志,进一步识别出区内存在3期热液作用,通过对3期热液作用的机制及其储渗空间意义的研究,总结出第I期热液作用对于储层形成意义不大,第Ⅱ期热液作用主要发育在局限的沉积环境,第Ⅲ期热液溶蚀形成溶蚀缝孔洞,与天然气运移聚集匹配良好,构成了区内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储渗空间。  相似文献   
3.
赵光 《科学之友》2004,(10):30-31
在印度德里城附近的夏麦哈洛里,矗立着一根公元5世纪铸造的巨大铁柱。这根铁柱高6.7m,直径约1.37m,用熟铁铸成,实心,柱顶有着古色古香的装饰花纹。据说这根铁柱是为纪念旃陀罗王而铸造的。但最令人惊异的是,铁柱在露天耸立了一千五百余年,经历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至今仍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铁是最容易生锈的金属,一般的铸铁,不用说千年,几十年就锈蚀殆尽了。  相似文献   
4.
海拉尔盆地地层水特征与粘土矿物转化和赋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拉尔盆地地质条件及其复杂,开发难度大,本文将油藏地球化学中地层水研究与粘土矿物成岩转化研究相结合,指出了地层水特征与空隙中粘土矿物及其他矿物成岩转化和赋存的某种相关性,对储集层地质学研究很有助益,对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提供了该方面重要的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贵州南部喀斯特地区非褶菌物8科20属44种,其中鸡油菌科Cantharellaceae 11种、齿菌科Hydnaceae 3种、齿耳菌科Steccherinaceae 3种、耳匙菌科Auriscaopiaceae 1种、皱孔菌科Meruliaceae 3种、杯珊瑚菌科Clavicoronaceae 1种、丛枝珊菌科Ramariaceae 7种、锁瑚菌科Clavulinaceae 3种、珊瑚菌科Clavariaceae 4种、革菌科Thelephoraceae 3种、伏革菌科Corticiaceae 1种、韧革菌科Stereaceae 4种、牛舌菌科Fistulinaceae1种,有12种为贵州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6.
卡尔达诺的构造性几何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大术》第7章关于三项方程变换法则的几何证明的构造性特点分析,总结了卡尔达诺的构造思想,并按照其方法把他针对三项三次方程的证明自然地推广到一般三项方程.由此认为,卡尔达诺在《大术》中的几何证明大多区别于经典的综合证明,而属于以分析为基础的验证.他对涉及高次方程的几何证明一般是通过具体例子来展示一般方法,但是,他针对特殊情形的证明方法具有一般性.另外,在方法论上指出,古证复原方法也适用于历史上存在的几何证明.  相似文献   
7.
应国际古植物学会(Int’l Organization of Paleobotany)常委会和第7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组委会的邀请,我于2004年3月19~30日期间在阿根廷巴利罗切市(Banloche)出席了第7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IOPC-Ⅶ),出席本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的代表共120余人,近30个国家,主要包括美、英、中、德、法、日、捷、俄及阿根廷等。中国代表共出席11人,包括教育部系统4人(吉林大学3人、兰州大学1人),  相似文献   
8.
邛海位于西昌城郊东南,波光鳞鳞,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明珠,有许多名胜古迹,史书多有记载。  相似文献   
9.
古土壤是古环境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育无不打上环境的烙印,众所周知,晋西北目前是干旱草原气候带.然而,地质历史时期,此地发育着多层古土壤层,1994年我们在晋西北考察中曾发现在地表以下3米以内至少发现有三层黑垆土,现将一小部分剖面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方德声 《科学》2006,58(2):28-28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6年2月24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与合作者于2006年2月9日的英国Nature上报道了世界上最早的霸王龙类——冠龙。冠龙化石产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出露的石树沟组.地质时代大约为1.6亿年前。冠龙代表最原始的霸王龙类,把霸王龙类的确切化石记录提前了近3000万年。同时,冠龙化石也是已知保存最完整的侏罗纪虚骨龙类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