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9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水墨画以黑色作画,借助于水的稀释作用,使黑色分解而呈浓淡、枯润的效果,在有限的白色尺幅中呈现出满纸烟岚、虚灵如梦的无限景象。中国水墨画为什么会选择黑色二色作为其画面的主色调?它择色的哲理依据是什么呢?本从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入手,考察了其与中国水墨画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水墨画的思想史背景。  相似文献   
2.
在蓝靛瑶的日常社会中,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通常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为主举行相应的礼式,如诞生礼、翁花礼仪、要斗礼仪、度师礼仪等,以示祝福。通过对各种礼仪的过程及所用祭品的展现,反映出在蓝靛瑶族的深层观念中,“花”是人的生命的象征;“斗”是生命最重要的滋养物;女子在人的生命的“养”中,具有比男子更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华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于世,礼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礼文化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内涵也非常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礼文化也从远古的产生,逐步开始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4.
侯君 《科技咨询导报》2014,(33):214-214
婚礼者,万物之始也。婚姻是亲属关系发生的根源。中国古人向来重视婚姻,认为其为人伦之本,是一切社会组织和制度发端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有着明显的延续性,西周时期确立的婚姻制度的原则、礼仪、规范在后世得以确认、延续和进一步的发展。西周时期确立了中国传统婚姻制度的主导形态,这种形态延续到清末,甚至影响到现代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实态。该文关注了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不仅仅在于研究西周这一时期婚姻的原则与礼仪规范,更主要的是为了探求其对后世以及当代的影响,希望对现今仍存在的一些婚姻习俗找到溯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陶冶业为人们广泛熟知,在《荀子》当中,对当时的陶冶发展也有较多记述。《荀子》中的陶冶书写既是关于陶冶生产、流通、器型的历史记载,更是汇聚陶冶启发意义,对荀子礼制思想进行具象化阐释的过程和工具。在论及礼制起源时,荀子就借助陶冶埏埴现象,解释并佐证了礼制起源于“圣人之伪”的因由。通过对《荀子》中陶冶流通和陶礼器记述的观察,更容易理解荀子的礼法治国论和礼器使用观,从而为更完整理解荀子礼学思想的逻辑线索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继李约瑟、何丙郁之后,古克礼于2003年就任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他有什么样的家庭和学术背景?什么原因引起他对中国科技史的兴趣?怎样能在天文、数学、医学这些不同的知识领域游弋同时承担繁重的行政工作?他同李约瑟的关系如何?他对李约瑟研究所的现状与未来有何看法?他怎样看待中国科技史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以及相关的国际合作问题?通过访谈,古克礼博士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各国社会制度不同,风俗习惯差别很大,语言各异,因而人们在交往中的称呼差别很大。必须善于正确把握,恰当表述,文明称呼。在我多年的礼宾实践中,看到诸多外交见面礼节。当然握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了,不足为奇。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见面礼节。点头、握手、吻手、亲脸、脱帽、戴帽、鞠躬等礼节,各国传统、文化习俗不同,礼节有异。不同的宗教也有各自习惯的见面礼。在中国的外交史上毛泽东主席行吻手礼、邓小平戴牛仔帽、江泽民行碰鼻礼三件事在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8.
设计制度研究是设计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是认识设计、认识物质社会结构的一种视角。明清设计制度研究是在这一命题之下进行的历史学研究,主要对明清涉及设计制度研究的学术成果、原典、图谱及相关研究方法进行整理,寻找对明清设计产生影响的政治动因和文化动因,以便深入分析器以藏礼包含的多重信息及其在古代社会的真实表现,梳理古代中国设计制度的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为视角来构建与评析《论语》中"礼"字的原型。通过对"礼"字词源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层面的分析及"礼"字在三个译本中使用频率的统计,揭示出构建"礼"字原型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行不悖;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不能违背自然或社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原始儒家尤其是其创始人孔子于《论语》中所提及的学术思想,至今仍然有着建构社会和谐秩序的实践意蕴。这对于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有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