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2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至今已有30多个国家发射了8000多颗人造卫星和火箭,花费了数亿美元。难以置信的是有超过350人曾遨游在大气层之上,并在数不胜数的空间应用中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05,(10):4
徐冠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科技战线坚持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这不仅再一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而且体现出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充分表明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攻克各种科技难关,实现关键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世界科学》2005,(5):F003-F003
今年4月25日是以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名字命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射成功并 有效工作15周年,美国和欧洲航天界正借此机会提醒人们对航天事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descope)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合作, 于1990年4月25日随“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它是人类第一座太空望远镜,总长度超过13来, 质量为11吨多,运行在地球大气层外缘离地面约600公里的轨道上,大约每10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 按计划,哈勃空间望远镜将在2009年被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2011年8月6日零时25分.美国航天局用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起飞,发射了新型木星探测器朱诺号。火箭升空53分钟后,两者分离,探测器进入太空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按照既定计划,朱诺号将于2016年进入环绕木星的轨道运行.对后者开展探测工作。科学家希望它能揭开木星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5.
按事件发生时间顺序。一、我国首颗中继卫星成功发射 4月25日,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继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它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卫星领域的又一空白。  相似文献   
6.
由科技日报社组织,部分院士、多家中央新闻单位以及科技日报读者参与评选的“2008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近日揭晓.分别为:我国首颗中继卫星发射成功:科技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大支撑:科学家首次发现铁基高温超导材料;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于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7.
北京时间7月6日6时4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将“实践七号”科学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火箭飞行12分钟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8.
王培怡 《科技潮》2005,(12):28-28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在“神五”发射成功的短短两年之后,再一次续写了飞天神话。“神六”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凝聚着大量科技工作者的辛劳和汗水,其中也有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为“神舟”六号贡献的一份力量。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研究重点在安全与环境、安全与健康等研究领域,具有职业安全卫生评价技术、个体防护技术、物理危害因素控制技术、防尘与防毒技术等技术优势,为北京市的公益型研究机构。主要开展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9.
庞之浩 《科学世界》2006,(12):68-77
谈到航天,就离不开火箭,可以说火箭是航天器的“腿”。尤其是运载火箭,除了要求具有足够大的推力之外。还要做到“需要打到哪里就能打到哪里”,因此,运载火箭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中国的运载火箭研制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起步.至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截止到2006年9月,“长征”火箭共进行了91次发射.并取得了连续49次发射成功的骄人战绩,包括两次发射载人飞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我国继美、苏之后成为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步入世界航天事业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