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1世纪的今天,国家竞争就是各个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竞争,就是各个国家的企业产品和技术水平和实力的竞争。这主要反映在以下二方面:一是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的技术、经济优势,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已经制定了日益完善的技术法规、标准和产品认证管理体系等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巨大的限制作用,成为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的障碍;二是发展中国家大都还没有制定出符合WTO规则的基本技术法规体系,从而造成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合理的地位。在不断强化的发达国家技术壁垒面前,因技术壁垒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外贸摩擦频繁发生。通过对20世纪末日美贸易摩擦起因的分析,可以看出日美双方解决贸易摩擦的攻防策略,这对于我们制定我国的贸易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钟飞腾 《世界博览》2009,(19):18-18
当地时间2009年9月1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为期三年的限制关税,美国对中国进口轮胎关税将从4%抬高到35%。从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递交了一份议案起,到该案通过后的数月内,中美贸易摩擦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2,(7):10
>>美初裁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税3月2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定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初步反补贴税定为最高4.73%,最低2.90%。这一结果大大好于此前中国光伏企业的最坏预期——税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5.
李智 《世界知识》2012,(5):48-49
WTO总干事拉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语出惊人:"用一句话概括对中国的极端负面的看法,那就是:这个国家不遵守游戏规则。"2012年,一些国家可能是汇率、国家安全、贸易救济调查、产品技术标准等多种手段齐上阵,阻止中国企业和产品进入其市场。  相似文献   
6.
李智 《世界知识》2012,(12):52-54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包括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简称"两反两保")急剧增加,企业损失严重。一些人误以为贸易救济调查及措施就是"贸易摩擦"的代名词。事实上,贸易摩擦应指他国(地区)政府和产业阻碍或者限制我国产品、投资  相似文献   
7.
史永生 《科技信息》2011,(4):410-410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的情况下,2009年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最高。截至2009年11月,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的贸易救济调查103起,其中反倾销67起,反补贴13起,保障措施16起,特保7起。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挑战、避免贸易摩擦,就近年来中药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作一分析,旨为政府和中药出口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反补贴应对措施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 ,反倾销反补贴问题也日益受到中国官方和老百姓的重视 ,法律界也将世贸组织法作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反倾销反补贴的案件数目呈快速上升趋势 ,似乎也提醒着中国要重视这个一度被遗忘的角落。在 GATT规则体系中 ,反倾销反补贴问题是并列并由一个条款 (第六条 )来处理的。因此 ,反补贴似乎也就成了反倾销的姊妹篇 ,两者似乎有许多的共同之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才造成了现今反倾销被炒得火热的时候 ,反补贴却似乎没有这么引人注目的原因。不可否认 ,在形式和后果上 ,两者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 ,但…  相似文献   
9.
吴凡 《华东科技》2010,(12):64-65
<正> 如今,中美贸易摩擦总是占据着各种媒体的头版头条,但无论如何,两国终有一条共识:中美两国政府部希望中国国内消费水平能提高再提高!不同的只是在中国民众该消费什么上有争议,这种争议体现在很多方面,这其中就包括了现如今争执不休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以往美国政府最惯用的方法就是说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只要中国政府同意人民币升值,中国国内购买力就会增强,中国消费者消费进口商品就会增长,可能增长5%,10%甚至20%以上(这20%也正是美国政府想让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大部分民众始终被灌输只要中国政府同意,中国国内消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封杀”华为中兴两企业出发,层层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之现状,由此深思我国的政府和企业面对此状况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