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国内政府对国外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与对国内产品实施政府补贴两种情况下,国内社会总福利的不同.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同时博弈,达到古诺产量均衡,国内政府追求最大化的国内社会总福利.结果显示,在对国内企业实施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能得到更高的国内社会总福利,同时国内的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国内企业也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与之相对应,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面对国外产品的倾销,政府更应该采用对国内企业实施政府补贴而非对国外企业征收反倾销税.这个结论对国内政府应对国外产品进口采取何种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1,(11):10-10
〉〉中欧要打贸易战? 5月14日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开征正式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是欧盟首次对中国产品动用反补贴措施,也是首次同时采取两项贸易救济措施。两相叠加,对不同的中国生产企业征收的总税率在20%到39%。按照欧盟规定,正式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征税期均为五年。  相似文献   
3.
《科技智囊》2014,(10):93-94
<正>1.8月21日,商务部发布2014年度第57号公告,终裁决定自2014年8月22日起,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Butylhydroquinone,Tert-Butylhydroquinone或TBHQ)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2.8月26日,第13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宣布,中国和东盟同意开始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3.8月26日-27日,东亚经贸部长系列会议在缅旬首都内比都举行。中国商务部长高虎城率团先后出席了第13次中国-东盟、第17  相似文献   
4.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3,(12):12-12
1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损人不利己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08,(20):10-10
10月2日欧盟宣布,将暂时维持对中国以及越南产皮鞋的反倾销税措施。 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的发言人表示,欧盟将对目前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向欧洲出口的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完成前,反倾销税将暂时维持。根据经验,欧盟的有关调查通常耗时约12至15个月。  相似文献   
6.
《科技智囊》2011,(9):93-94
1.7月25日.欧盟就中国对欧盟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征收反倾销税的措施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中方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规则处理与欧盟的磋商。  相似文献   
7.
《科技智囊》2014,(9):92-93
<正>1.7月17日,商务部在京召开2014年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会议的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9号),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外贸形势,部署下半年进出口工作,努力实现全年外贸增长目标。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8.
《科技智囊》2013,(5):91-92
1.3月21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北京会见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双方就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和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等交换了意见。2.3月22日,商务部发布2013年第13号公告.终裁决定自2013年3月23日起,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间苯二酚(M—dihydroxybenzene或Resorcin01)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相似文献   
9.
建立垂直产业结构经济模型,而后运用利润最大化以及动态博弈的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从企业的微观角度考虑,分析影响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因素,并分析如何通过控制这些影响因素提高企业利润.从国家的角度考虑,为了取得本国福利的最大化,在对进口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时,分析本国以及外国的上下游厂商的成本与最优反倾销税的关系,如何根据不同成本结构制定对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征收的最优反倾销税税率,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以期为政府决策如何对不同行业征收最优税率以提高本国社会福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