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女性写作”是法国女性主义者西苏提出的,是出自妇女并面向妇女的写作,所表现的是与女性的生理体验相关联的女性经验和潜意识。本文试围绕日本女流作家林芙美子的代表作品《浮云》、《晚菊》,从双重身份的手法、心理描写、具体意象的手法等表达方式入手,分析解读其女性写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印卡文明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并称为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具有殖民征服者和印卡帝国王室成员双重身份的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对16、17世纪西班牙征服南美洲印第安文明的过程有着独特的关照视角,并始终保持着对这场新旧文明冲突的矛盾立场.  相似文献   
3.
内部资本市场(ICM)配置效率有效性取决于资金收益和成本,而资金收益和成本主要取决于企业分部在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的行为.本文首先从分部项目申请者身份研究了分部游说活动对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引入分部经营者身份,设置资金配置决策“准期权”的约束条件对分部双重身份制衡来提高ICM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容宁 《科技信息》2010,(31):I0390-I0391
刑罚目的既是国家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所要达到的目的,又是国家用以指导刑罚制定、适用和执行的手段,因此刑罚目的同时具有目的和手段的双重身份。本文从刑法目的的两种不同身份出发,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了我国刑法目的应该是特殊预防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张武 《龙岩学院学报》2010,28(1):108-111,116
鞭打是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的核心意象。不少评论认为鲁宾逊对麦克德琳娜的鞭打,体现的是一种父权,是一种以爱的名义实施的所有权。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小说中黑人学者鲁宾逊的身份具有双重性,鞭打麦克德琳娜的事件实质上是其互不妥协的两种灵魂矛盾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张君维 《科技信息》2007,(23):3-3,31
为了提高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提出了一个基于RSA、DES算法复用的双重身份验证的数字签名系统,以保证信息传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收回死刑核准权,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与重塑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检察机关介入死刑复核程序,发挥其作用对理论和司法实践都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检察机关介入死刑复核程序应坚持双重身份,同时履行刑事追诉职能和法律监督职能。通过赋予检察机关死刑复核程序启动权,最高人民检察院行使死刑复核案件的启动、支持公诉、审判监督等职能,介入死刑复核程序,最终实现维护司法公正、尊重和保护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国资委”,全称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喜福会》中美国华裔女儿的灵魂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塑造的第二代华裔女儿,有着比母亲一代更为复杂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危机,她们排斥祖先文化却又不为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处于文化夹缝状态的女儿们与代表中国文化的母亲从冲突、对抗到最后理解、调和的漫长过程就是她们在文化和种族身份定位中,从迷茫到成熟的过程。二元对立是确立华裔移民女性自我身份的最大障碍,华裔身份的危机是可以通过异质文化间相互沟通、兼容共存来消除的。  相似文献   
10.
解构主义解放了译者,确立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译者的任务、译者作为读者和作者的双重身份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体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从解构主义的视角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期通过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和对解构主义的认识,客观、积极地指引翻译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