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硅沸石中二元物系表面扩散系数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力学蒙特卡罗(Kinetic Monte Carlo,KMC)方法模拟客体分子单组分及双组分混合物在高硅沸石(Silicalite)分子筛中的扩散,与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方法的模拟结果及Maxwell-Stefan(M-S)方程计算对比说明KMC方法的合理性,而由真实的体系性质获得正确的跳跃频率值及合适的晶格模型是获得正确计算结果的关键,且一旦由单组分研究获得正确的跳跃频率值及晶格模型,便可直接移用至多组分体系的KMC模拟中。  相似文献   
2.
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纤维裂离机理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梳理成网和水刺加固与纤维开纤裂离同步进行,是双组分分裂型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的最大技术特点。这里主要分析了双组分分裂型纤维在射流作用下的开纤裂离过程和机理;讨论超细纤维水刺布的性能特点以及分裂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表皮葡萄球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序列同源性比较及功能域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手段, 从表皮葡萄球菌全基因组序列中发现16对双组分调控系统以及2个相对保守的功能域(HATPase_c和REC). 通过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中的双组分调控系统基因比较, 预测表皮葡萄球菌中同源双组分调控系统基因可能具有参与调控细菌生长、生物膜形成、毒力因子表达等重要生物学功能. 对16对双组分调控系统基因的2个保守性功能域进行空间结构模建, 获得4个相似的组氨酸蛋白激酶HATPase_c功能域模拟结构以及13个相似的反应调节蛋白REC功能域模拟结构, 其中HATPase_c结构在AMP-PNP的结合部位形成袋状结构, 而REC结构中均包含3个天冬氨酸活性位点. 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表皮葡萄球菌双组分调控系统保守性功能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为进一步开发相关治疗药物提供潜在的靶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可控阳离子聚合工艺制备含氟聚醚(fluoropolyether,FPO),并以此FPO为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diphenyl methane diisocyannate,MDI)为硬段、三乙醇胺(triethanolamine,TEA)为扩链剂合成软硬段质量比为1:3的热固性含氟聚氨酯(thermosetting fluorined polyurethane,S-FPU)。进而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aminopropyl triethoxysilane,KH550)和MDI改性的凹凸棒土(palygorskite-KH550,AT-KH550和palygorskite-MDI,AT-MDI)引入S-FPU中获得两种新型的S-FPU/AT-KH550和S-FPU/AT-MDI。根据涂料配方的标准,选择合适的片层状填料、溶剂体系,分别制备了以S-FPU,S-FPU/AT-KH550和S-FPU/AT-MDI为基体树脂的溶剂型双组分重防腐涂料。对涂膜的耐腐蚀性能、耐老化性能、耐水性能及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时间内,以复合材料为基体的涂膜(S-FPU/AT-KH550和S-FPU/AT-MDI)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更优,涂膜损坏程度低;水环境中涂膜能够对金属实现良好的保护,防止金属基材生锈,涂膜不起泡,不脱落,变色、失光现象不明显,其中S-FPU/AT-MDI涂膜的性能最好,涂膜表面疏水性更优。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生物质热分解失重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对8种中国物质材料非等温热分解的实验结果,建立了描述生物质热解失重过程的“双组分分阶段反应模型”,这种模型相对于通常使用的“单组分全局反应模型”和“多组分全局反应模型”来说具有相当大的优点,利用积分型方法进行动力学分析表明,“双组分分阶段一级反应模型”适用于描述空气气氛下升温速率较低(如10℃/min)时生物质材料的树干和树叶试样的热分解失重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双组分纤维混纺纱强伸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双组分纤维纯纺纱的拉伸性能和断裂过程出发,对双组分纤维的混纺纱的断裂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双组分纤维混纺纱的伸长率与各组分纤维本身的拉伸性能,混纺比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并用几种双组分纤维及其混纺纱的实验拉伸结果与所推出的理论关系式做了验证对比,证明所建立的理论关系式是可靠的。该式对于预测混纺纱的拉伸性能,从而正确选择混纺纤维及其混纺比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双组分颗粒系统流化特性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Ф129mm的有机玻璃流化床中,对玉米芯、木屑和稻壳的流化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对流化床炉渣和河砂两种不同粒径的惰性粒子的加入进行了对比试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双组分混合颗粒系统的最小流化速度的经验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惰性粒子的加入量应多于20%(质量分数),惰性粒子与生物质在粒径比较相近的情况下,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的最小流化速度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主要原料,聚乙二醇400(PEG400)为非离子亲水改性剂,羟乙基磺酸钠为离子亲水改性剂,合成了双重亲水改性聚氨酯固化剂.研究发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NCO/n-OH,PEG400用量、羟乙基磺酸钠用量及多元醇和固化剂的配比对固化剂及涂膜性能均有影响.当反应温度控制在80℃,反应时间控制在3h,n-NCO/n-OH比值为3.0,PEG400质量分数为15.8%,羟乙基磺酸钠质量分数为3.17%,多元醇与固化剂的配比m-NCO/m-OH在1.4~1.6时涂膜的硬度、耐水性、耐乙醇性最佳.研究中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高分辨扫描电镜等仪器对合成过程及涂膜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刺工艺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PET-PA6)橘瓣型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进行开纤处理,以获得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并对非织造材料的结构特性和气溶胶过滤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刺技术可以很好地将中空橘瓣型双组分纤维开裂成超细纤维,纤维在非织造材料表面相互缠结形成纤维束;试样对颗粒尺寸为0.37~2.74μm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气溶胶颗粒在气流速度为3.57m/min情况下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同时,试样的面密度和厚度对过滤效率、过滤阻力以及孔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DPPC/DPPG、DPPC/DOPG、DPPC/DMPA三组二元混合物为对象,制备了相应的单分子膜;并测定其表面压-分子平均面积(π—A)曲线,运用表面热力学原理对其进行分析,建立了过量自由能与表面压、组成等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表明,该关系式能定量描述双组分单分子膜在舒张-压缩循环过程中的“挤出”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