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9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9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5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应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理论,对川西北草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该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组分失调、流程不畅、利用层次单一、系统封闭保守和经营意识不强等问题,建立高效、优质、高产的川西北草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必须调整组分、疏通流程、挖掘各生产层次潜力、强化外延特性,同时还必须加强该地区智力、物质技术投入,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普及科学技术,发展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大庆管输原油含蜡量高、高黏易凝、对包括 EVA在内的多种原油流动改进剂的化学感受性较差的问题 ,进行了 EVA- 1接枝聚合物的研制 ,包括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的制备及其作为接枝组分与 EVA- 1的合成 .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十二胺、马来酸酐及其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十二胺与马来酸酐反应生成了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 EVA- 1及其接枝产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EVA- 1与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的接枝反应确实存在 ,接枝率可以达到 1 8.8% .对 EVA- 1及其接枝产物对大庆原油的降凝、降黏效果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 ,EVA- 1接枝产物对大庆原油的处理效果好于 EVA- 1 ,从而为新型高效降凝剂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石油掺炼作为石油精馏的一部分,对整个石油精馏具有重要意义。最佳掺炼比可通过实验、软件模拟等方法得到。通过对最佳掺炼比的实验及软件的分析发现国内外研究石油掺炼的模拟软件操作原理和步骤基本相同,利用各模拟软件掺炼后所给油品物性的可换算性,可用不同软件分别对掺炼和下游工序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 -AES法测定原油中铁、钙元素含量的方法 ,考察了雾化压力、RF功率等对被测元素分析线强度的影响 ,确定了仪器的最佳使用条件。试验表明 ,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令人满意 ,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8.
耐高温厌氧纤维素菌对吸附原油的剥离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油原油的开采经历了几个阶段 :原油自压开采 ,注水水压开采 ,注剂 (化学、物化 )辅助开采 .随着原油开采的枯竭 ,油井中原油大部分呈与岩石附着状 ,极难采出 ,许多油井采用注入大量水和化学与物化注剂等均不能增加出油 .近来 ,极端耐热纤维素菌在原油开采中的特殊辅助作用引起了微生物学界和石油界的广泛重视[1]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 邦 2 ,邦 6及V等 3株菌从温泉等热源地区富集分离 ,均属耐高温厌氧纤维素细菌 .1.1.2 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为PM培养基[2 ] .剥油实验培养基配方 (g/L) :NaNO3 0 .5 ,MgSO4 ·7…  相似文献   
9.
利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步梯度洗脱,将肝素分为活性高低不同的亚组分,即HP1、HP2、HP3,根据三亚组分特点,使肝素能更加对症、更加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认识页岩油微观赋存状态及类型,避免实验过程中水钻取样对原油分布的影响,选取吉木萨尔页岩典型含油岩芯,采用全程液氮钻、切、磨制样工序,通过全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成像及背散射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获得微观储层矿物类型和结构、储集空间类型、形貌以及C, O, Si, Al, Ca, K, Na,Mg等元素在微、纳米尺度的分布。依据去除矿物因素后的C元素含量分布,判别原油在微、纳米空间尺度的富集程度。结合矿物岩石组构和储集空间形貌,对微、纳米尺度页岩油原油的赋存状态及分布类型进行直观的定量表征,并基于C元素含量推测微观含油饱和度的相对变化。针对原油与孔喉的配置关系,进行储层微观孔喉结构与原油赋存状态的表征,明确原油赋存类型。总结出研究区4种微观原油赋存类型:白云质溶蚀微米级大孔道中的可动油、砂质粒间微纳米级孔中可动油、砂质粒间孔喉壁吸附的半束缚状态的油膜以及自生黏土矿物晶间孔内束缚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